传言兴业数金、中银金科或将回归母行!银行科技公司何去何从?

来源 | 微信公众号 行长速览
作者|时也运也

“有消息称,兴业数金将回归母行。”

据21金融圈消息,兴业数字金融服务(简称:兴业数金)将回归母行,更早前中银金科也曾传出类似消息,求证之下,中银金科虽确已有部分业务和人员回流,但所谓“回归母行”仅部分业务回归,仍有业务独立运作。

有业内人士表示,兴业数金回归母行可能与市场环境变化和业务发展需要有关,此外在母行统一管理下,也能够更好地遵循监管规定,降低合规风险。

国有行、股份行旗下金融科技公司相继回归母行,释放什么信号?

一、银行科技子公司的盈亏难题

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时期,头部互联网公司通过对场景、流量、客户、技术的科技赋能,快速切入金融业务,降维打击,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银行科技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相继生长。

2015年11月,兴业数金率先成立首家银行科技子公司——兴业数金,此后9年时间银行业陆续成立24家成立银行科技子公司。其中也包括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壹账通、光大集团全资子公司光大科技、控股股东已由浙商银行变更为浙金控股的易企银科技等。

传言兴业数金、中银金科或将回归母行!银行科技公司何去何从?图文数据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十年过去,银行科技子公司不再是新兴物种,而独立出来的公司在利润表上也难言乐观。

以规模最大的建信金科为例,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建信金科分别实现营收5.66亿元、32.31亿元、12.66亿元,营收总和50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65亿元、4.72亿元、1.75亿元,共亏损9.1亿元;直至2021年,建信金科方才实现扭亏为盈,但业绩波动仍整体较大;2023年全年建信金科实现净利润0.02亿元,但同年上半年末却是净亏损为9.30亿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其净利润仅 49 万元。

此外,24家银行科技子公司中唯一上市公司——中国平安集团旗下金融壹账通迄今仍未摆脱亏损“泥潭”。成立至今,金融壹账通连年居于亏损,但幅度也有所缩减。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金融壹账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28亿元、33.12亿元、41.32亿元、44.64亿元、36.7亿元,相应净亏损分别为16.61亿元、13.54亿元、12.82亿元、8.72亿元、3.6亿元,累计亏损金额超过50亿元。

二、中收、零售失速,“斥巨资”的科技条线也降本增效?

一般来说,银行科技子公司并非是以盈利为根本目的,重点是为业务条线、风险板块赋能。只是现在肉眼可见的,核心业务不再赚钱反而亏钱的现在,银行对于科技的支出和收益如何做好平衡?

近年来,银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即便如此,银行对科技的投入不曾“手软”。2023年,四大行科技投入均超200亿元:工行以272.46亿元科技投入居行业第一;建行投入250.24亿元,农行科技投入248.5亿元,中行科技投入223.97亿元。股份行亦如是,招商银行科技投入141.26亿元,中信银行科技投入121.53亿元,超过交行的120.27亿元和邮储银行的112.78亿元。

2024年,银行赚钱更是难上加难。而且,科技赋能业务最为显著的零售条线开始了漫长的冬季。尤其是在零售条线占据优势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等。其中,招商银行的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为959.43亿元,同比下降3.05%,税前利润为511.98亿元,同比下降1.12%;中信银行相应业务营收由去年同期的439.97亿元下降至434.64亿元,贡献营收占比由41.4%降至39.9%,税前利润则由112.38亿元骤降至26.74亿元,占比从26.5%降至6.1%;平安银行相应业务营收从去年上半年的526.31亿元降低至390.91亿元,减少135.4亿元,占比从59.4%降至50.7%。净利润则从86.58亿元骤降至18.04亿元,减少68.54亿元,占比降至7%。

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合并科技子公司的人员、业务,这些从科技版图着手降本增效的举措也是无奈之举。

但就算“节衣缩食”,也要有主次之分。科技对于风控的赋能成效显著,三季度末,工农建中交五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1-2bp幅度下滑;九家A股上市股份行不良贷款率则呈现“五降三平一升”。而且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底线,在这一板块的科技支出应视为“刚需”……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6日 下午8:51
下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下午1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