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舸: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金融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集中全党智慧、汇聚社会共识,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协调统一起来,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整体布局,为金融业“十四五”时期的经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深入贯彻“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奋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

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金融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国际政治格局深刻转变,多极化加速发展,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重构。世界经济格局“东升西降”,国际经贸规则加快变革。各国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新技术发展加速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金融风险持续积聚,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推高全球债务水平,低利率、负利率或成为常态。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金融业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融资结构将更加优化,直接融资占比上升。二是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推进,金融机构将更注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职和差异化发展,形成多层次、广覆盖、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三是普惠、绿色、双创等领域的金融短板将得到补齐,并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叠加疫情影响对金融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市场竞争持续深化,金融科技不断冲击,金融风险更加复杂多变,金融体系脆弱性明显上升,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我国的影响加大,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非法集资等领域风险长期积聚,特别是疫情影响造成企业信用风险上升、不良贷款攀升、信用债违约现象突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压力加大。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金融业在新发展阶段如何谋篇布局,作出更大贡献,是所有金融人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才能穿越周期、敏捷反应、妥善应对,实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支撑。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金融和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根深蒂固,金融才能枝繁叶茂,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通畅,实体经济才会活力四射。进入新发展阶段,金融业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要求金融业必须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以综合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强国建设。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些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要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打造股、贷、债、租、保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新经济提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建立与科技创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多层次金融产品协同机制,使资本市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不断发展支持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和三角互动。中国银行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综合经营的商业银行,将主动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多业态支撑、全方位联动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引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当前,我国已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胜利。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金融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保持县域金融机构法人地位总体稳定,推动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不同主体坚守县域并错位竞争。保持农村金融体系完整性,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国银行旗下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中银富登,其作为中国银行服务农村经济短板、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将致力于在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功效,实现互惠共赢。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我国已向世界作出承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充分彰显了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绿色金融将成为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引擎。要加快构建形成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等为主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我国产业链绿色化。支持绿色技术创新,规范并推广ESG标准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鼓励低碳经济投融资,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促进国际间碳排放权交易。中国银行已逐步建立起一套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未来还将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支持,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银行绿色金融品牌。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助力高质量“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扩大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球经济互联互通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构建开放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点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济体内推动并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便利人民币跨境结算,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推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发展,促进人民币双向投资,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将持续发挥全球化优势,着力提升跨境金融发展能力,支持服务“走出去”“引进来”企业,当好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排头兵”。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服务人民共同富裕。普惠金融是“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切实体现,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特征。金融业应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提高金融科技水平,推动客户服务重心下沉,提升客户体验。中国银行将加大对民营企业和普惠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通过专项信贷规模、经济资本、内部资金价格、考核激励等安排,助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通过科技手段延伸普惠金融服务触角,推动普惠金融业“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坚持内外并举,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取得了世所罕见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奇迹。但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浪潮侵袭,国际循环动能明显减弱,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也加剧了循环的脆弱性。党中央准确研判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主动应变求变,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金融业需要深刻领会“双循环”的丰富内涵,主动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发挥更多金融力量。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需求方面,我国已形成拥有超过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消费总量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的空间广阔。供给方面,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人力资源丰富,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从供求双方看,我们具备实现内部大循环、促进内外双循环的有利条件。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统一体,构建国内大循环并不是封闭的内循环。我国仍将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动摇,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可以为世界各国提供广阔市场机会,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为我所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打造我们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近期签署的RCEP正是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更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内外并举,既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双循环”中的国内市场主体,特别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力,又要坚持开放发展,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服务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对内,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积极拓展业务新空间,为畅通国内大循环贡献力量。国内大循环是“双循环”主体,金融业要畅通内循环的堵点,加大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一是量身打造跨市场、跨地域的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动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提高对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的响应速度,加快线上业务发展,加强投、贷、债联动,为企业提供覆盖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安排。二是提升服务产业链发展的水平,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当前,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正在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角逐的制高点,未来要围绕这些领域加强产品开发,促进产业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三是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力度,形成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内需市场。把握消费升级新趋势,深挖旅游、医疗、养老等行业的发展潜力,加快场景生态建设,开发与消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产品与服务。

对外,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国际经贸合作探新路、开新局,为畅通国外大循环贡献力量。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金融业要用全球资源,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要素。一是以供应链金融、跨境并购等为抓手,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修复畅通。二是充分利用大型金融机构全球化布局、综合化经营的优势,支持外贸转型升级、开拓多元化市场,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势。三是创新跨境撮合模式,帮助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由中国银行首创的“中银跨境撮合服务”,自2014年推出以来,已吸引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家中外企业参与,为支持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和RCEP等关键市场,提高业务渗透率和金融服务水平。

作为国有大行,中国银行将在深刻领会“双循环”丰富内涵的基础上,主动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坚持按照“立足国内、全球发展、综合经营”的思路,一方面,发挥国内业务的基石作用,提升境内商业银行业务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发挥中国银行全球化、综合化的传统优势,保持特色,强化优势,提升全球服务和综合服务的水平。

坚持系统观念,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建议》首次提出坚持系统观念,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概括,也是谋划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

将系统观念应用在金融风险防控,就是要遵循“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强金融风险预警、防控和处置的机制和能力建设,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做到稳增长、防风险两平衡、两不误。

要提高金融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背景下,各国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水”,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外部输入性风险和大幅波动风险。2021年,随着疫苗的研发和全球疫情的控制,全球市场有望逐步复苏,超常规的宽松政策可能陆续退出,货币和财政政策将逐步恢复常态,“放水”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也将逐渐减弱。目前我国金融体系风险整体可控,但疫情对实体经济特别是部分行业的影响还将延续甚至加剧,加之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美国新任总统上台后的对华政策,势必影响到科技、贸易等行业,因此,未来一段时期仍然可能是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阶段。利剑高悬头顶,金融业要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不能放松风险警惕,保持对内外部形势的清醒认识和前瞻预判,要严密防范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资本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保险市场风险、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以及新型的金融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风险,始终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

要提升风险防控的科学性和创新性。2020年,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全党深化了对危机和风险的认识,“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只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的行业,金融风险是经济问题在金融部门的必然反映。风险确实存在,不能讳疾忌医,也不能因为惧怕风险而束缚住发展的手脚,借助创新手段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预警机制,持续推进风险管理智能化、专业化以及文化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全机构、全业务、全流程、全类别的风险管理体系,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质效,为业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风险合规管理是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对于中国银行来说,按照系统观念,做好风险合规管理,就是要在坚持稳健经营的前提下,统筹兼顾,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努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狠抓风险体制变革,狠抓风险能力建设,狠抓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构建高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制,为业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发展春潮涌,攀登正当时。“十四五”时期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作为国有大行,中国银行将秉承初心和使命,主动融入国家“十四五”改革发展大局,抓住历史变迁、时代变局、社会变革的重大机遇,戮力同心、砥砺前行,开启百年中行奋进新征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0)
上一篇 2021年1月21日 下午10:15
下一篇 2021年1月24日 下午10: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