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心有所往,终至所归

来源 | 首财研究院
作者 | 郝科科

2020,是扶贫攻坚决胜年,是普惠金融发展规划收官年,也是疫情黑天鹅之年。种种不确定性交织,凸显1.5万亿元让利潮、经济双循环的大旗昭昭。

打铁自身硬

如何夯实自身抗风险力,如何提振消费信心,如何反哺助力实业,是银行业的三大重任。

说千道万,首先要打铁自身硬。客观而言,疫情冲击百业,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承压。以中国银行为例,今年前三季度,营收4289.56亿元,同比增长3.03%;净利1457.11亿元,同比下降8.69%。

净利下降也是行业现象。从排名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稳居前五,分别为2286.75亿元、2058.32亿元、1659.11亿元、1457.11亿元、766.03亿元,四大国有行增速均在-8.5%上下。

截至2020年9月末,中国银行资产总额24.70万亿元,比年初增长8.49%;1—9月,集团营收和拨备前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23%和3.93%,税后利润1559.86亿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88%,净资产收益率(ROE)10.64%。净息差1.81%,非利息收入占比30.86%,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24.79%,同比下降0.98%,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

资产质量上,截至9月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2114.27亿元,不良贷款率1.48%。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59.26%。加大资本补充力度,成功发行28.20亿美元优先股、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和750亿元二级资本债,资本充足率15.69%,创下历史新高。

总体看,中国银行经营效率、资产质量、风险抵御能力在不断提升。

驰援小微 疫情灯塔

自然,这为其完成后两项重任、普惠卡位提供了宝贵”子弹”。

疫情考验企业现金流,中小微企业尤盼资金如甘霖。银行作为百业之母,是实体经济血脉。

扛起普惠金融先锋大旗,是应有之义。

比如中国银行。

在疫情最烈的2月,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全面摸排不能及时复工、资金链紧张企业,逐户研究解决方案,共为新楚风汽车等39个授信客户办理贷款延期业务43笔,金额合计5.37亿元。

再看福建省分行,截至2020年4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5.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82亿元,增速14.87%,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客户数超1万户。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也创新推出“杂粮贷”“农户养殖贷”“商户租金贷”等个人贷款普惠金融产品。截至7月末,累计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普惠贷款千笔以上。

地级市银行更有接地气者。如江苏常熟中行以“信用”为抓手,精准配置“中银征信e贷”“中银税贷通”“中银防疫贷”“中银接力贷”等多元化产品,多维解决企业资金难题。截至9月末,共支持小微企业78户,较年初新增56%,纯信用贷款3.8亿元,增幅52%。

……

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表示,“今年前9月,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41.62%、22.96%、7.44%”。

具体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848亿元,较年初增长41.62%;新投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97%,较去年下降33个基点。境内制造业贷款余额1.4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80亿元,占对公贷款比重22.7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966亿元,较年初增长22.96%。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7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44%。

此外,中国银行还发挥特色专业优势,全面助力稳外贸稳外资。综合运用出口信保融资、出口福费廷等结构化产品,帮助企业稳优资金链。

今年前9月,中行境内机构投放进出口贸易融资3,140亿元。依托核心企业信用,满足供应链企业融资需求,对774户核心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余额1079亿元;对上下游约2.74万户企业提供融资余额7692亿元。

同时,大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为跨境电商第三方支付机构完成跨境资金收付1085亿元。并利用境外较低利率,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跨境债券融资,承销境内企业离岸债券99.62亿美元;协助境外发行人在境内发行熊猫债166.5亿元,排名市场第一。

连串跳跃数据,勾勒出中国银行的责任担当。

稳内安外,如疫情寒冬中的灯塔,慰藉众多企业信心。

刘连舸表示,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中国银行将发挥境内业务基石作用,全力支持国内市场大循环;境外业务突出稳中求进,重点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扶贫“组合拳” 持续性C位

并非虚言!

助力脱贫攻坚,也是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

2020,是攻坚决胜年,而计定任务与疫情冲击叠加,让这场攻坚战充满挑战性。如何夯实脱贫成绩、保证脱贫不反复、扶贫快准优,中国银行也进行了诸多探索。

一个核心要点是精准施策,打好扶贫“组合拳”。

根据部署要求,中国银行已连续18年定点帮扶陕西省咸阳市永寿、长武、旬邑、淳化4个国家级贫困县,同时各级机构承担全国1034个村的帮扶任务。

为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中行构建了“围绕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一个目标,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贫困群众两方合力,聚焦产业、民生、深度贫困三个领域,发挥银行、员工、客户、国际四种力量”的“1234”扶贫工作机制。

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挂职旬邑县副县长吴暐表示,2020年,中国银行援建近75万元用于旬邑“果园农资工作站”项目,让贫困群众“用好肥,种好果”。同时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对“北四县”果业系统指导培训,帮助引进“瑞阳”“瑞雪”“秦脆”“秦蜜”等新优品种。

数据显示,中国银行在国家级贫困县机构数313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机构88家,有效延伸了金融扶贫的服务半径。值得强调的是,为扩大金融扶贫供给,中国银行还设有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其已是国内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完善的村镇银行集团。

截至9月末,中银富登贷款余额545亿元,较年初增长84亿元;其中,扶贫贷款余额20.6亿元,较年初增长110%。中国银行扶贫贷款余额1420亿元,较年初增长21.09%。

更可贵的是,中国银行也注重扶贫的动态性、持续性,围绕贫困地区产业特点,持续完善全链条金融服务,力求打造覆盖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服务闭环。

拉长纬度,近五年,中行累计投入和引进无偿资金7亿元,实施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扶贫项目2000余个,累计派出挂职扶贫干部3000余名,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近6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6万余人,助力咸阳4个定点帮扶贫困县和全国1000余个贫困村实现了脱贫摘帽。

中国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心有所往,终至所归
 

智慧银行新生态

高效驰援小微企业、持续产业化扶贫。细品这种双先锋力量,堪称普惠金融样本,凸显中国银行的实力担当。

金融活,实体旺。一笔笔小额资金,看似体量不大,却如涓涓细流,滋润万千企业、万千家庭。润物无声,却酝酿巨变。

小额度、精赋能、大改变,想来这就是普惠金融的魅力所在。

当然,这也注了定金融普惠的高迭代、强创新。

11月6日,中国银行行长王江表示,受疫情冲击,普惠金融需求面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传统模式在服务效率、经营成本方面的痛点难点不断凸显,亟须依靠新技术来打通普惠金融发展的“堵点”。

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和Facebook调查显示,2020年1至5月全球超四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已停工关闭,尚在营业企业超一半表示月收入同比下降50%以上。

如何破困局疏堵点?

王江答案是,数字化建设。

具体路径有以下三方面: 填补“数字鸿沟”,提高数字金融服务可得性;提升金融机构的数字服务能力;增强技术安全和数据保护力度。

资深产业战略专家柴永强表示,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更可控,这就是数字化、智能化带给普惠金融的四更赋能。从此纬度看,将其誉为破局利器,并不过誉。

2019年报显示,中国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16.54亿元,同比增长15.15%。跨境、教育、体育、银发四个战略级场景建设加快,全力数字化转型,智慧银行新生态已初具雏形。

普惠+智能,几何赋能、永无止境。想来,这就是中国银行双先锋角色、一再卡住普惠C位的源泉所在。

而疫情长尾效应带来的经济格局、产业格局、金融格局之变,更凸显普惠金融的底层战略意义。

根深而叶茂,基业而长青。作为头部先锋力量,手握数字化利刃、自身硬实力打底的中国银行,普惠先锋故事也仍在路上。

心有所往,终至所归。如何劈波斩浪,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1)
上一篇 2020年11月26日 上午11:55
下一篇 2020年11月27日 下午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