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轻金融
作者 | 丁新宇
(HSBC bank)
(CHASE bank)
一、手机银行APP的定形
当国内银行锚准手机银行APP端口发力,旨在降低交易成本,优化客户体验。无论是客群基数的自然沉淀,还是活跃户的持续增加,手机银行APP成为各家争相效仿之地。据招商银行2020半年度报告披露,其招商银行APP累计用户数达1.29亿户,借记卡数字化获客占比 19.71%;掌上生活APP累计用户数达9842.37万户,信用卡数字化获客占比达62.48%。招行在手机银行APP上的出彩令人深思,既然有大量实体网点作支撑,银行业为什么要在APP上动作频繁?作为一款金融类APP,银行APP是其自身服务功能的线上迁移,还是内部渠道整合的入口?
(一)互联网金融大碰撞
时下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探讨已然先声夺人,颇有风卷残云之势,笔者在此无意赘述。显然,在“赢者通吃”的互联网思维路径下,金融科技正在成为银行经营前台前所未有的“杀器”,大数据风控和人工智能成为衡量一家银行竞争力的最强“大脑”,银行发展的科技化、科技公司化无疑是整个行业生态的第三次革命。那么,除了对传统市场份额的蚕食、圈地外,互联网金融后发赶超的案例颠覆了什么?
一是重构细分客群市场。利用国内的庞大人口红利,互联网金融得以迅速摊平了成本,进而转化为技术领先的差异化竞争力。宏观而言,在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和客户类型等指标分布上,银行业零售客群分化的趋势正在逐步显现,而获客成本却不断抬头。在客户端一较长短,尤其是开源并稳住优质客群,甚至是对年轻客群的抓取、捕获,都会成为线上批量获客的大目标。由于中心城市的金融获客已进入存量博弈,当银行资产荒再撞上客群瓶颈,势必会难上加难。如何避免高成本获客、高比例流失,是银行业线上线下协作的主攻痛点。客群是一切竞争的源头,也是金融供给的终端。
二是打破金融服务边界。微众银行以169%的同比增长令人叹为观止,其净息差高过上市银行平均高达3.24%,“AI Bank”体系孕育业态蝶变。互联网金融所仰照的大数据模式从开源角度,关注到了更广泛的长尾客户,得益于无边界、可复制的成本优势,得以无限制地迅猛增长。诚然,在互联网银行高歌猛进的扩张时代,同时也埋下了风险隐患,不良率稳中有升和资本充足率承压等也是绕不过的坎。互联网金融重新定义了金融服务的边界,而无处不金融恰恰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注脚。
三是支撑未来银行生态。2018年微众银行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3.04%,将近10亿元。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热词,由想象变成身边的现实,未来银行从未像今天这般与科技缠绵。技术革新促使运维成本持续下降,为优化业务定价创造空间。蚂蚁借呗与腾讯微粒贷,线上放款量早就达到了万亿量级。谁能掌控客户、资金、数据等核心资源,谁就能掌控未来。手机银行APP作为零售端载体,随着银行产品服务的精准嵌入,有利于拉动低成本存款增长,激发数字金融批量获客的优势,科技赋能提升综合金融服务。
(二)客群经营的漏斗模型
前两年,“下款快、30万额度、日息万分之五、纯信用”等可能还是一种优势,现已成为整个银行业的标配。在今年的疫情期间,甚至各家银行为了争夺消费金融市场,纷纷下调利率。曾几何时,银行的基本打法以结算优势为工具,在互联网金融的奇袭下,银行业务反而被迫“后台化”,藏身于幕后。在姑且不考虑LUM的情况下,手机银行APP的经营像是一个“漏斗模型”,在转化“用户身份”提升AUM的艰难过程中,如果要借助APP来一厢情愿,笔者认为,实则是投鼠忌器、画地为牢。
一方面,手机银行APP从功能定位角度,一定程度上承接了部分银行业务,如线上转账、理财购买、信用卡还款等,但如果要捆绑其他泛金融服务,如线上商城、水电缴费、社保缴费等,就要实现从渠道整合到平台入口的关键升级,最大化发挥APP价值。金融类APP本身远不及社交、购物等“硬需求”,若要提高MAU,则需要银行构建属于自己的非金融场景,实现广泛的场景链接,从而增加流量沉淀,养成客户习惯。
另一方面,在维持存量客户的运营模式下,银行APP更像是一个金融服务替代品,而不是用户的必需品。一旦转变经营思维,将深度触达用户作为使命,银行APP要发挥的就不仅仅是被动的替代功能,而是要主动唤醒休眠客群,升级为开放式的金融服务平台,赋能客户营销、风险控制等方面能力,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此时,一个手机银行APP才摆脱了可能被卸载的命运,成为客户手中的最优金融服务解。
如工行e支付聚合支付陆续上线垫款清算、统一入账等,进入公共交通、教育、医疗、零售、餐饮、酒店、行政事业、公共缴费等领域;建设银行于6月末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数3.67亿户,增幅 4.68%,强化 G 端连接,引入社保、公积金等政务服务,并为乡村客群创新研发专属服务。国有大行鏖战移动金融背后的逻辑在于,先将使用者转化为基石“用户”,实现MAU跃升,再逐渐转化为长期忠诚客户。所以,在笔者理解,手机银行APP所遵循的进化路线在于,将内外部资源进行渠道整合,将外部入口接入内部平台,进一步塑造畅通的线上流程,促进整体客群结构的数字化经营。
(三)用户体验个性化时代
鉴于互联网金融在细分市场领域的降维打击,银行APP由渠道整合转化为平台入口的策略调整,其中的最大痛点是高频场景缺失,客户黏度不够。评判一个手机银行APP的成功与否,其根本上仍要回归到客户体验上来。显然,手机银行APP有着先天优势——零售客户基础庞大,并且金融端的变现能力值得期许,但可惜的是用户黏度和活跃度比较低。大部分中小银行APP下载量勉勉强强,甚至一些小银行的APP下载量只有几千,而反观头部银行如招商银行则数据傲人,二者天差地别。
准确地说,捕捉用户需求被当作是保持竞争力的核心,而大数据应用的前景是依托海量数据进行客群行为预测,由被动营销转为主动靠近用户,将合适的产品实现精准投放。一如受到金融科技平台激发,很多用户培养出了线上借贷习惯。反而,国外银行APP历来没有丰富的功能选项,主要集中在账单查询、线上还款、个人转账等基本业务,场景建设似乎并无话语权。而国内银行的APP在场景搭建、迭代升级等方面,明显远胜一筹。那么,为什么国内外银行业对于APP的使用结果差异明显呢?
一是线上流量加速两极分化。虽然国外银行同业金融市场发达,但因为目前尚未形成畅通的结算体系,致使线上流量失去了土壤,不能全面提升拓展产能,因而不可能出现短暂的急剧流量分化,这点与国内迥然不同。而国内支付领域“一统天下”,反而打通了中国特色的“金融基建”,再以科技应用作为金融勃兴的前置工具,手机银行APP也渐渐出现流量分化趋势。抢夺流量的本质还是在抢夺用户市场,而中小银行APP的命运因为流量的两极分化,高依赖、高流失的尴尬局面并存。
二是人口基数放大规模效应。持续壮大基础客群,夯实存款增长,推动目标客群上移,打靶定位的始终是最基础的增量、存量客户。从客户需求出发的市场细分策略,在国内人口基数的放大效应下,都会迅速地被拉开差距。以缴费业务来说,国内很多城商行几乎垄断了本地的两保缴费,池深鱼多,归集的资金量盘子也不容小觑。任何一项APP功能在国外也许反响平平,但在国内就有可能出现爆款。通过多元化的产品策略,持续渗透优质客群,国内手机银行APP有着难以预估的市场空间。
三是开放平台嵌入端口建设。一款集生活场景于一体的APP,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说服用户放弃卸载,其次才是保持并提升活跃度。因此,手机银行APP作为金融服务的无限触角,既要发挥端口的切入作用,满足用户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又要注入开放的平台基因,去弱留强,强化某几项关键服务功能。要及时淘汰和摒弃不必要的功能叠加,让手机银行APP实现数字化的迭代、运营,充分利用AI科技力量和综合金融模式,保持移动端口的智能化交互体验。
二、手机银行APP的细调
纵观国内手机APP市场琅琊榜,支付渠道有支付宝、社交网络的微信、泛娱乐的抖音雄霸榜三,这三款APP都分别专注于某一功能领域,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体。而国内手机银行APP的竞争已逐渐进入了尾声,回过头来看,经过这几年的竞争大清洗,中小银行APP式微的命运仿佛昨日重现,迟早会出现手机银行APP市场的“大一统”格局。现在剩下为数不多的手机银行APP依旧活跃,但还能撑多久呢?作为各家银行不可或缺的载体,手机银行APP如何破茧成蝶、永葆青春,实现业务、运营、风险的一体化经营?
(一)场景融合的方法论
从数字化获客的“入口”思维来看,招行的两大App:招商银行和掌上生活,一个强调普惠意义上的金融场景,而另一个则明显以“消费金融”为核心,从金融场景延伸到非金融场景,努力给客户创造价值。似乎,招行APP夹带私货多了点。不妨看看地方城商行,如西安银行的“西银在线”,覆盖了交通、政务、医疗、社区、旅游和餐饮等生活场景;兰州银行集电子政务、电子事务、电子商务为一体的“三维商城”及“牛肉面O2O”等。手机银行APP开始大肆涉足非金融领域,在地方场景搭建上暗流涌动?
其实不然。购买商品需要以支付为媒介,而人际交往少不了沟通交流,剩下的是泛娱乐的空间,这些抓住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需求,而市场就潜藏在俗不可耐的烟火气里。随着存量客群的削减,线上优势的鲸吞作派将会越来越淡化。恰似江河湖海,一泻千里,终将波平浪静。冷静下来,线上引流只是扩大了客群基数,发挥渠道作用,并没有从根本上塑造客群基础、结构。然而,如何深挖引流客群的特质、潜在价值,最大化休眠客户的交叉价值,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抄袭。
一是场景融合的内核是精准识别。一个好客户无论在哪里,都是稀缺资源;一个不好的客户,永远只会是末尾的基本面不会变。借助手机银行APP开拓用户圈层,在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下,线上批量的经营模式将会渐渐乏力,客群覆盖面难以企及。只有通过数据分析追踪用户行为,持续优化客群画像,才能为风险差异化定价提供基础,促进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黏性活动,让“见异思迁”的用户稳定下来,以便将线上的用户数据变成生产力,发挥出真正的场景连接意义。
二是场景融合的打法是渠道运营。一方面,剥离了社交和购买的属性,手机银行APP的发挥空间很小,越来越同质化是必然的结果;另一方面,“社交”为王的逻辑很难在银行APP上凑效,支付工具属性也远逊于支付宝庞大的体系。问题的关键是,手机银行APP的用户留存和转化通道没有打通,导致场景融合不能及时弥补线上用户的流失。笔者以为,手机银行APP的本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渠道运营的延伸,不同产业链的交叉,用流程改造来缩短业务流程和管理链条,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
三是场景融合的目标是特色经营。“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句话在媒体的渲染中带有几分胁迫。不置可否,银行仿佛是悬溺在大海上的孤舟,而金融科技被视作所有银行必须审视的危机与挑战。“流量为王”不够准确,“体验为王”才更为恰当。场景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在移动端建立起用户关联性,推进客群经营精细化,实现线上线下互通融合,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大而不强”的APP功能叠加只是简单的堆砌,而不是从用户出发的产品底层逻辑,也只有特色化的APP使用体验才能笼络人心,牢牢抓住客户的兴趣点,深度触达个性化营销活动。
(二)虚拟金融服务
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银行业的资金成本在迅速抬升,剪刀差的局面拉低了利润水平。利用数据分析和模型提供“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务,手机银行APP从最初的看资讯、查利率,到现在的缴费、收支、理财、逛网上商城、订旅游线路、订酒店、发快递、老年人专用版,几乎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安全性、便捷性到现在的实用性提升,手机银行APP越来越接地气了,甚至是无形中建设了线上金融社区,而不同于淘宝、微信的经营模式,银行更加注重发挥桥梁作用,引金融活水来精准滴灌。
为了尽可能地聚拢用户资源,倒逼手机银行APP必须实现良性的内循环,而无论是生活、社区、金融等基本板块,都是在通过确定的关键功能选项,将用户习惯固定下来,进而提高用户规模和线上活跃度。以银行重金打造的电子商城为例,很多用户大多出于割韭菜的心理,纯商业化的运营缺乏吸引力,用户集中购买的商品种类非常有限。即便是深知可能吃力不讨好,那为什么银行还要一意孤行,打造线上护城河呢?
一是科技赋能适应数字金融趋势。很多客户往往抱着捡漏目的进入线上商城,在补贴刺激下兑换礼品或分期,而银行或是将商城作为客户权益渠道建设,或是希望借此打开分期业务市场,实现良性的内在循环。随着线上商城建设的不断完善,集聚的线下实体商品与线上消费需求,会达到一定平衡,线上商城会逐渐蜕变为银行自建生态的一部分,连接起C端、B端的供求关系。依托科技赋能及外部资源,为银行适应客户生命周期创造了机会,进而实现大数据赋能客群经营,提升客户经营能力及管理效率。
二是渠道运营增强产品服务黏性。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恐怕也是金融科技裂变的前兆。笔者观察到,尤以招行手机银行设立“社区”板块,将“社区”定义为单独功能,不能不说“特立独行”。“社区”内包含关注、推荐、热榜、话题等19个频道,里料十足。银行跨界运营虚拟社区是不是在乱弹琴?很多银行人潜意识里将手机银行当作辅料,而不是主菜,白白浪费了潜在的客群基础深挖可能性。而手机银行APP作为渠道运营的核心路径之一,对于增强产品服务黏性是近水楼台,何异舍近求远。如平安银行口袋银行APP“千人千面”推送权益领取、活动推荐等,许多同业都已上线类似客户运维功能,明里暗里,都在尽可能地增强客群黏性。
三是提升下沉细分客群服务能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未来的银行竞争将会越来越聚焦线上,这也是轻资本运营的转型方向,是大数据应用的优势之所在。所以,手机银行APP上的客群画像,要像一面镜子,不仅能正衣冠,更要明得失。在手机银行APP的功能定位上不应是大而全,而要少而精,体现差异化应当无处不在。手机银行APP陷入困境往往不是因为同质化,而是不能准确对接自身客群定位,适应梯度客群经营的特殊性。随着金融科技的广泛技术应用,不仅能够弥补网点不足的短板,倘若如招行在虚拟社区上线智能化运营,就能充分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推动整体获客成本下降。
(三)夯实客群增长
为了完成面上数字的攀涨,在实体不振的大环境下,某些银行可能会饥不择食,无异于自断臂膀。一旦提高风险耐受,这样虽然能在短期内带来收益,随之而来的不良和呆帐也会大增。由于建立在统一的数据评估模型基础上,手机银行APP的某类爆款产品,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迎来疯长,只要基于可靠的大数据风控技术,批量活客模式就能将不良压降在合理水平,流量才由此真正实现了变现。
一是拨正客群信贷偏好。纵然功能迭代与用户数据都处于尴尬位置,手机银行APP大战却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役。“得零售者得天下”已被当成了普遍真理,但这并不是说要大水漫灌,不顾一切地照单全收。反向推论,虽然债端增长愈加吃紧,零售客群增长凸显结构性问题,中小银行就更应该精挑细选客户,如利用大数据优势进行线上消费贷模型跑批,对存量客户进行结构性赋予权益,对不同层次的客群区别授信,深度开发存量资源,借机拨正客群的信贷偏好,深耕客户经营。
二是优化客群交互方式。未来的获客战争,必然是线上的。一方面,实体网点缩减是大势所趋,线下所承载的业务类型将更为专业、精深(线上服务暂时无法取代);另一方面,线下网点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实现随时随地的人工服务,必然转而以线上为依托。因此,手机银行APP可以弥补线下服务的缺位与断层,进一步优化客群交往方式,充分发挥银行的渠道优势,如借助场景化、科技化等金融科技手段,大数据驱动客户行为预测分析,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帮助增量客户获得便捷金融服务。
三是沉淀客群基础数据。社交与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许多手机银行APP上主要列放储蓄、理财、线上消费贷(信用)等三类产品,对于优质的内容生产、持续的运营迭代以及功能配置,则有意无意变成了模仿腾讯(社区)、支付宝(生活场景)。如果放宽线上产品的基础业务逻辑,信贷资源的门槛不会因为降低而变成普惠,大有概率会导致不良率陡生。所以,唯有更多地沉淀用户信息,促进获客及客户经营效率与产能提升,保持客群增长动能和贡献率,才能充分赋能AI前端应用场景,以标准化产品横向批量获客,以定制化产品纵向深度挖潜。
三、手机银行APP内循环
手机银行APP具有无限可能,而当前所遇到的瓶颈,主要咎于没有打通“任督二脉”。所谓内循环,就是在有限的用户资源触碰中,实现存量复盘、新增促活的内生循环。大杂烩式的app运营不能说慢,但产能不高。银行APP的未来走向源于取代线下的部分操作功能,将粗放业务搬到线上,而不止于此。显然,大部分银行并不具备真正的线上基因,更不用说低频的金融场景向来被视作软肋。那么,手机银行APP最终又会达到何种进化呢?
(一)搭建开放平台
覆盖了水、电、燃气、暖气等生活缴费场景,一些中小银行的APP也打出了知名度,尽管屈于容量有限,但他们却有着地域优势,因此,手机银行APP竞争的下一个场域,不是求大求全,而是主打本土化、线上化的嵌入优势。客群下沉既是一种地域的甄别(市场选择),也是银行前台部门的必由之路。由于APP运营数据积累的介入,长尾用户的行为逐渐变得可预测。许多银行APP都有意将自身擘画为开放性平台,将尽可能多的本地生活场景嵌入模块,以增强客户粘性。
一是完善移动端口建设。在金融科技的快速赛道上,现阶段对于公司业务介入相较浅显,远不如对个人业务冲击大。一些中小银行的个人业务却先天不足——个人存贷款占比双低,且主要由地方倾斜性业务转化而来。手机银行则是网上银行的移动端延伸,能够面向广泛用户提供全量业务,准入门槛、技术含量等相对简单。所以,只要在产品创新、利率定价上进行渠道搭建,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科技作为手段,为目标客群提供信贷、投资和中间等一体的数字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
二是内嵌政务场景服务。代发补贴、代办市民卡和代发公务员工资等,这些基础业务为城商行带来核心客群,继而拓展储蓄存款、消费金融、个人理财等业务。从2017年以来,互联网巨头与地方政府密集签署战略协议,全面“入侵”区域金融,导致地方银行“腹背受敌”。如果失去了政务场景支撑,城商行的立足就会不稳。秉承开放合作心态,通过与场景平台合作的方式,大力塑造、拓展场景生态,将金融服务融入民生领域,能够为银行短期内谋取增量业务,分层分步实现地方银行真正的“本土化”属性功能。
三是发挥线上引流分流。既有BAT等互联网巨头虎视眈眈,又有六大行、股份制银行等伺机而动,价格战对中小银行极为不利,何况头部金融机构的降维打击?因此,中小银行对于金融科技不能寄托太多,如果将其看作弯道超车的机遇,自然是越努力、越受挫。手机银行APP无法从根本上塑造客群结构,更多的是基于客户画像等多维数据,发挥线上的引流、分流作用,实现部分场景转化率,推送切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权益或服务,为人们打造更加安全、快速、方便的服务体验。
(二)解构数字运营
大部分银行APP的流量来源,主要是自有流量,通过APP获客和运营其实是陌生领域。一个app要想致胜,关键不是要上线,而是运营和及时迭代。比如发动地推、大堂经理等推荐下载,而这只是让原有用户挪到了线上,并没有新增。此外,每一次的APP功能上线都会牵涉到部门利益,看似简单的功能迭代背后,需要众多的博弈和一层层地拍板。线上与线下交叉融合的根本在于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实现银行金融服务能力的升级,打通渠道、产品和销售三端,建立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消化金融科技创造力。紧盯传统业务已经不再是单一选择,聚焦产品自营及科技能力建设,利用产品孵化和输出维持有机增长,做好风险控制与运营保障,这些都是银行与金融科技融合的重拳。以资产及负债业务转化落地获取增量,保证敏捷快速地实施与运营,中间业务、消费金融、投资负债的生态闭环成为可能。围绕提效能、抓产能、高可用作为切入点,为B端、C端提供易获得、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实现数据、风控、技术能力三者的相辅相承。
二是聚焦消费升级服务体验。以加快推进数字化创新为引领,线下路径要推动网点向智慧化转变,着力解决客户体验痛点,实现流程变革优化、压缩;线上渠道则要升级网络、手机和微信银行端口,建设统一的生物识别应用服务平台,运用AI智能、人脸识别、指静脉认证、语音判断等技术,实现线上渠道的“随时,随地,随心”。不断孵化新零售信贷产品连接,持续打造开放、安全的金融服务平台。如以年龄为切割锁定目标客户,推送专属年龄段的金融服务信息,才能“非常”贴近当地的实际情况。
三是建立数据治理透明体系。内部数据治理问题涉及到客户隐私泄漏、过度营销等;外部数据治理问题涉及到信息采集的不合理、不合法,如非法爬虫等。今年以来,手机银行app的“抗疫”服务,如在线诊疗、捐款绿色通道、大额转账、生活缴费、购物消费等,落实了众多“接地气”的功能,而这些数据的变现能力却相当薄弱。一方面,既要打通内部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让数据自己变得会说话,将看得见的数据转换为生产力;而另一方面,必须依据数据及时反馈、调整经营策略,实现动态平衡,把内外部数据分析当作“前路掌灯”。
(三)发挥区域金融协同
线下网点的式微,线上客户的成熟,都注定了银行服务会往线上迁移。APP大战马蹄声起,而头部效应已露杀威。从讲究一站式的生态布局,甚至到开发面向某一受众群体的专属APP,手机银行APP开启了一场争夺大战。靠积分、立减优惠、场景渗透等争抢用户,本质上都是围着价格战绕圈圈。没人敢放弃手机APP,谁离用户更近,谁就能掌握流量。
一是进军区域金融策略。APP成为银行“大零售”转型载体,活跃用户向头部平台看齐,而小的流量平台被洗牌,这已然是明日光景。当本地政务类、民生类场景被互联网巨头一一攻陷,携规模、技术优势,以全国性生态吞并区域性生态。尽管中小银行无法搭建全国性生态,不妨退而求其次,以区域性生态为契机,最大化承接用户红利,做流量平台背后的资金方和供货方。当银行开始意识到地方金融的“供血”机理,因下沉服务聚焦更加精细化的客群市场,一家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将越来越倚赖分化组合,日趋倾向跨区域的金融协同能力。
二是确立数字金融边界。金融数据治理正走在一个十字路口。近期,多家银行App被密集点名,揭开了冰山一角。互联网的大潮必然加速零售业务的集中化、智能化和多元化,这是不可逆的趋势。而传统的零售业务,弱者恒弱、强者恒强,盲目对抗互联网大潮则生机渺茫。如“西部联盟”、“鄂赣皖湘四省城市商业银行《战略发展业务合作协议》框架”等,这些表明地方银行联盟的动作,既是小银行绝地反击的“八百”壮举,也是中小银行所面临的冲击所致。通过综合化、场景化的线上线下无缝切换,数字金融的服务边界始终以更好的金融生活体验为使命。
三是助力客户财富管理。从支付宝上线余额宝刮起一阵线上理财风,移动端口变成客户盘点资产增长的放大镜,价格敏感性客户对资产升值充满了向往,普罗大众对于线上投资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银行APP能不能跟上这股线上投资热度,直观地体现出客户资产收益的正增长,尤为关键。手机银行APP转型的着力点,并不是要完全充当线下渠道的线上整合,而是要尽可能地提升客户资产收益率,彻底转型为本地客群金融服务的专属APP。人手一款手机银行APP,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最终凭依。
这恐怕是一个强人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陨落的时代。当前无论是对大零售业务、交易银行业务,还是智能银行、数字化银行和轻型银行的讨论,这些都已然在触碰银行业演变的逻辑主线。在这个接踵而至的历史进程中,也会诞生一批好银行和坏银行。“前浪”与“后浪”之争,金融科技带给银行业的是覆灭,抑或新生?都不会是唯一结局。而在笔者的理解中,中国的金融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允许各家机构兼容并蓄、包容性增长,而我们将会一一亲身见证:当下的银行、记忆中的银行以及未来的银行,这三种历史镜像。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