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永红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董事长
来源|《中国金融》2020年第13期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信银中心”)作为面向三农的特许清算组织,在人民银行领导下,切实履行清算组织职能,积极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通过制定“两轮一轴”发展战略,推行“一点接入”实施策略,在协同全国农信机构打造农村地区支付清算网络、丰富农村支付方式、拓展农村支付场景等方面深耕细作,共同谱写出农村支付清算服务的新篇章,大力提升农村支付清算服务水平。
经过十年的发展,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依托科技创新,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化支付清算网络,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支付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助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见成效
为畅通农村地区资金汇路,2004年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接入支付系统的指导意见》,指导农村信用社根据业务实际,选择采取集中、远程多点或者代理方式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为了解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汇路不畅的问题,支持农村信用社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特色清算业务,2006年人民银行批准成立农信银中心,发挥农信银中心连通城乡的独特优势,促进全国范围农村地区的资金流转。
2009年,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对相关机构支付清算网络覆盖提出要求。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履行农村地区专业清算组织职能,农信银中心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支付清算网络全覆盖。2010年7月,随着山西省联社核心业务系统接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全国近八万家农信机构网点实现全面互联互通,打造出全面畅通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高速路。
构建农村支付互联网
2006年10月16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上线后,为农信机构提供了一个异地支付清算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平台,更在我国农村地区搭建起支农、惠农、便农的实时支付清算网络,有效解决了农信机构地域割裂、市场竞争力低下等问题。随着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农信银中心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支付清算网络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是纵向深入到农信机构网点以及村镇银行网点,将支付服务延伸至农村的每个角落;另一方面是横向连接金融市场各个金融基础设施以及互联网应用头部机构,将相对独立的农村支付清算网络转变成为国家支付清算网络的一部分,农信机构经由农信银中心能够触达各种金融市场主体及其客户。
全国农信机构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构建的支付清算网络,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及金融服务三农水平,并通过实现农村资金体内良性循环,有效促进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十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应用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处理的各类支付清算业务呈现高速增长。系统日均清算由2010年的11.4万笔、24.0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日均清算4844.30万笔、379.32亿元;2020年6月24日当天的清算业务已达到7200多万笔、401亿元。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在普惠金融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
打造高效农村支付平台
随着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移动支付推广应用,新兴电子支付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农村地区支付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差异化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65%的农村居民使用移动支付,便捷性和安全性是人们首先考虑的因素,特别在应用场景、用户体验等方面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农信银中心在支付清算系统建设中融入新理念、引入新技术、构建新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式,发挥金融科技在提高效率、强化安全、丰富体验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功能完备的专业支付清算平台。
经过多年发展,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已经成为涵盖多对象、多品种、多渠道、多介质的农村支付清算骨干渠道。该系统不仅涵盖通存通兑、电子汇兑、银行汇票、消费、预授权、协议付款等业务,还支持柜面、ATM、POS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终端等多渠道业务办理,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存取款、转账汇款等服务。目前,农信银中心服务对象包括38家农信机构、4家民营银行、1家直销银行,直接和代理接入的法人村镇银行达到910家,系统内赋予社名社号(行名行号)机构网点共计45079家。
倾力推动便民惠农业务发展
丰富农村地区支付方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等农村经营主体不断扩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断增大;乡村物流服务网络不断延伸;电子商务在农村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居民对于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支付安全和效率的诉求日益增长,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多元支付解决方案。此外,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的消费不断升级,农民的支付需求必然由相对单一的存取款不断向便捷缴费、汇款、网上交易支付、移动扫码支付等需求转变。
作为农村地区专业化支付清算组织,对农信机构也没有行政和业务管理权限,必须将自身的发展和农信机构的发展结合起来,在金融细分领域形成强有力的“发展共同体”。为此,农信银中心主动发力农村移动支付领域,与农信机构共同推进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协助其结合各地区实际,探索农村移动支付服务的鲜活样板,不断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支付多元需求。通过共享网上银行系统、手机银行系统、微信银行系统,将电子汇划服务从银行柜台拓展至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便利农村居民足不出户享受“指尖”金融服务;依托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系统,协助农信机构开展助农取款业务,使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取款、汇款、缴费等基础金融业务,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最后一公里”;支持农信机构加大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为农村客户提供快捷支付、转账、缴费、信用卡还款、提现等服务,使农村客户享受更为便捷的消费支付体验。
拓展网络支付业务场景
随着国家数字乡村战略的逐步实施,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电商经济是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也为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据商务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网民数量突破2.5亿,农村电商突破1300万家。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975亿元,同比增长27%,带动300多万贫困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服务和商品通过电商进入农村,改变着农民的生活和消费习惯,移动支付场景也越来越下沉至农村县以下地区,如何让农村居民在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旅游娱乐等各个场景都享受到便利的支付体验,也成为农村支付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指数。
面对农村支付新需求,农信银中心积极推进农村支付场景建设。一方面,抓住集团企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围绕新农村建设创建新的支付场景,协同农信机构、支付机构(经由网联)接入电商企业,“让货进城,让钱下乡”;接入公共事业收费单位,助力新农村管理和便民服务;接入旅游、酒店、直播、游戏等企业,丰富农村农民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支持农信机构拓展聚合支付、农信缴费易、ETC无感支付、人脸识别支付等支付业务,为农村地区客户提供与城市客户一样的便利支付体验。
充分发挥“农信银支付清算”品牌作用
在农村支付服务业务不断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农信银支付清算业务规模及其所发挥的作用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农信银中心适时推出“农信银支付清算”业务品牌。近年来,农信银中心协同农信机构共同开展对外业务合作,不断丰富支付方式、完善支付功能、拓展支付场景,“农信银支付清算”品牌影响力逐渐显现,在支付清算市场上形成聚集效应和虹吸效应,使得农信机构能够依托“农信银支付清算”品牌在支付市场上共同形成合力,提升对外业务合作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金融支农服务水平。
科技应用赋能农村支付服务
“一点接入”金融基础设施
立足三农,加强农村支付清算渠道建设并完成全国性布局,始终是农信银中心发展的主旋律和首要任务。
农信机构数量多、规模小、技术实力相对薄弱,在接入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入网及后续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难题。农信机构“一点接入”农信银系统就可以进入金融市场,从而将地方性农信机构与全国性金融市场连接起来,促使农信机构具备相对平等参与金融市场竞争的能力(见图1),为广大农村地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一点接入”金融基础设施新型聚合联网模式通过集成创新,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为基础,充分复用已有的网络、安全、系统等技术设施,在其上叠加处理多种业务,彻底改变“一种业务一个系统一次联网”的状况。同时农信银中心发挥集约优势和规模优势,主动承担交易集中、数据集中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和运营管理职责,组织、协同农信机构“一点接入”网联清算平台、银联无卡支付系统、人民银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票据交易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构建“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农信银系统-农信机构-客户”的交易链条。个人或企业客户“一点接入”农信机构,通过快捷支付或银企直联业务即可开展各类线上线下业务;而农信机构通过“一点接入”农信银中心亦可快速连通各个金融基础设施完成全部业务的清算交易(见图2)。
“一点接入”金融基础设施的实施策略,将相对独立的农村支付清算网络融入全国支付清算网络,并形成了技术支持服务带动支付清算服务发展的新模式,打开了农村支付清算业务的“天花板”,全面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电商、农村支付的蓬勃发展,农信银中心也通过充当“第三方服务”角色确定了新的发展空间。
下一步,农信银中心还将协同全国农信机构“一点接入”清算总中心、人民币跨境支付公司、互联网金融协会、百行征信等系统,继续完善农村支付清算渠道布局,增加信息渠道布局。对农信机构交易完成资金清算,对非农信机构交易仅做交易收发,严守资金清算的合规底线,从而形成“开放、共享、普惠”的农村金融新生态体系——农信银中心专心做联网,提供基础性服务;农村金融机构专心做业务,提供特色服务。
强化对农信机构的技术支持能力
为降低农信机构运营成本,农信银中心根据农村金融特点和业务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优势不断丰富支付结算渠道、创新支付业务产品,开发建设了农信机构共享使用的云支付平台,其中包括企业网银、个人网银、手机银行、微信银行、POS机收单、扫码支付、数字证书等十多个系统,通过集约化地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及时满足农信机构的客户支付服务需求,节省了大量重复投资。同时为适应农信机构“两地三中心”的灾备建设需求,农信银中心针对农信机构复杂多样的应用系统(多操作系统、多数据库)建设了云灾备平台,配置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国产高性能数据同步软件,为农信机构提供应用级或数据级的异地灾备服务,大大降低了农信机构的科技投入。通过建设共享云支付平台、云灾备平台,推动农信机构补短板、提能力、降成本,进而促进农信机构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中国金融杂志,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