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险的故事
人保财险2019年报显示,其信用保证保险承保亏损高达28.84亿元,居诸险种之首。发生巨额亏损的保险产品是借款人履约保证险,俗称助贷险。
信用保证保险是保险公司的一项常规业务,长期以来业务量不大,2005年,平安产险组建平安信保团队,创新推出“保证保险+银行贷款”业务模式,帮助借款人获取无抵押贷款,助贷险开始出现。
2013年开始,在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部分由于监管滞后,满足工薪者短期少量资金需求的月借月还的美国发薪日贷款的模式,在中国异化为类似于信用卡分期的畸高利率的无抵押网络贷款,这种线上运营现金到账的不限用途贷款俗称现金贷。
经营现金贷的金融创业公司大量出现,无人监管。经过了校园贷的无门槛放款和无底线暴力催收,监管当局看清了普惠金融幌子背后无抵押网络贷款的高利贷本质,以及智能风控金融科技背后的掠夺性定价机制,采取多种措施规范现金贷业务。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2017年12月1日印发了著名的“141号文件”《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通知第一条第一款规定“设立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必须依法接受准入管理。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
没有放贷业务资质,或者关联网络小贷公司不能支持其业务规模的金融创业公司,纷纷寻求有资质有资金的金融机构合作,利用原来的客户流量和大量数据,协助持牌机构放贷,俗称助贷,金融创业公司也由放贷公司变成助贷公司。
合作机构首选就是银行,在零售业务线上获客焦虑和公司业务贷款风险加剧的双重驱动下,很多银行对和外部机构合作获客放贷持积极态度,但由于对自家信用卡违约和损失情况心知肚明,银行们不相信外部机构高收益低风险的神话,不愿意以承担全部风险为代价获取15-30%的高收益,而是希望只出资金不担风险,获取7-9%的无风险收益。
金融创业公司成立融资担保公司虚假转移风险的把戏被很多银行看穿,金融创业公司想到了信用履约保证保险。希望转移风险的金融创业公司和希望弯道超车的保险公司一拍即合,补齐了助贷业务拼图的最后一块板,出现了不同名称的保险代偿产品,俗称助贷险。
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著名的“221号文件”《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保险公司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提升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抵御能力”,信用保证保险险成为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弯道超车的机会,2016年阳光保险牵头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信用保证保险公司。2017年141号文以及消费贷款的扩张趋势,让更多的保险公司认为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布局助贷险机会。平安信保的成功,更增强了他们发展助贷险的信心。2015年平安集团将平安信保、平安普惠等相关团队整合为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协同发展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平安信保团队与平安普惠合作的助贷险业务,当年为平安产险贡献了32亿利润。平安信保的成功,得益于成立平安普惠业务集群后平安普惠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有了保险公司兜底,银行们打消顾虑源源不断地为平安普惠提供资金,平安普惠迅速崛起成为个人消费贷款领域的主要玩家。
平安产险和平安普惠的背后是平安集团,子公司之间的风险转移并没有增加平安集团的整体风险,通过风险转移和损失分担,平安产险配合平安普惠迅速做大业务的同时,不会承担超过保费收入的损失风险。
有人看热闹,有人看门道,这些保险公司看到了平安财险助贷险业务的利润,没有看到平安集团内部的风险转移和损失分担。他们关注了平安产险,没有关注平安集团。
风险转移的故事
三方合作拼图中,助贷公司获取半数左右收益不承担风险,业务规模越大越赚;银行按固定利率获取稳定收益不承担风险,业务规模越大越赚;保险公司按固定利率获取收益承担风险,表面上业务规模越大越赚,实际上规模越大越危险。原因主要在业务激励和收益分配两个方面:
从激励角度看,助贷公司和银行不承担损失风险,规模越大收益越多,基于做大规模的需要,客户下沉和审批标准放松是对双方最有利的选择。做大规模获取当期收益,扩张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
从收益分配角度看,助贷公司掌握全部信息,收益分配中首先考虑保证自己的成本和利润,银行作为信贷资源提供方处于强势地位,利率低了不干,助贷公司和银行收益保证后,剩余部分才能给保险。助贷公司是信息掌控者,银行是强势合作方,保险公司在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承担了业务收益不能覆盖风险损失的风险。
定价和监管的故事
前几年现金贷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服务费砍头息、逾期罚息等掠夺性定价和暴力催收。笔者看到一个案例,某农村商业银行向客户放款5070元,实际到账3900元,并按照合同上的5070元按月收息。乱收费高收费暴力催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也引发了多项监管措施出台: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禁止发放或撮合违反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贷款。各类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统一折算为年化形式,各项贷款条件以及逾期处理等信息应在事前全面、公开披露,向借款人提示相关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度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也就是说年息24%以内受法律保护,年息高于24%低于36%部分商议支付,高于36%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助贷公司成功地以历史数据说服一些保险公司,接受助贷公司和银行收益后的剩余收益作为保险费,并承担损失风险。
由于历史上的畸高定价受到新的监管限制,基于高定价的损失抵补能力显著降低,历史上主要由抵补代偿形成的违约率损失率数据即使真实,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已经不再具有决策价值。
只要定价不能覆盖风险,保险公司的亏损在所难免。
逾期率的故事
亏损的源头是借款人无力或无还款意愿。金融风险管理的关键,不是审批流程数据模型,而是选择和什么人做生意,并根据对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风险管理工具和风险损失抵补机制。
通过助贷公司借款的客户,多数是达不到银行信用要求的次级客户,否则也不会用银行三倍、六倍甚至更高的利率通过助贷公司借款。
这类借款人的违约率很高,一些助贷公司宣称的低于3%甚至低于1%的逾期超过90天信贷比率,在内行人看来就是呵呵。
尽管有多年积累系统化的信用客户筛选标准、透支额度控制和违约催收机制,还原核销后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比率低于3%的银行,恐怕也没有几家。除了阿里、京东、腾讯旗下依托集团生态圈多年积累数据和隐形还款约束开展网络贷款业务的公司外,多数助贷公司并不具备数据优势和信贷经验,现金贷业务实质上是网络高利贷,以高定价覆盖高风险,以老实还款的借款者补贴欺诈者或无力还款者,剩余则是助贷公司收益。
所谓大数据分析风控模型等等,在反欺诈和客户筛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模型的信度效度都没有经过足够时间的验证,在风险定价等方面只能作为参考和补充,而定价是持续经营的关键。
保险公司收取的是固定收益,面临的是助贷公司和银行为了做大规模逐步递进的客户下沉和不断放松的风控标准,如果没有其它的风险缓释和转移机制,亏损在所难免。
28亿的故事
在助贷领域,人保财险并不是先行者,2018年才开始在信保险领域重点发力。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激进的快速扩张策略和“无上限坏账赔付”承诺,人保财险因“无上限坏账赔付”被称为“业界良心”。实行“无上限坏账赔付”的同时,却没有风险转移和损失分担机制。风险转移和损失分担的方法很多,
如以保费收入为基准设定赔付上限锁定风险敞口,与银行约定分担代偿费用强化银行在贷款审查方面的责任,与助贷公司约定分担代偿费用强化助贷公司在客户选择方面的责任,甚至约定助贷公司最终承担全部代偿费用,保险公司作为业务通道收取固定通道费不承担最终责任。
但是,这些做法会以降低保费收入和市场份额为代价。
“无上限坏账赔付”带来助贷险业务的狂飙突进,人保财险的保证险收入从2017年的49.42亿元迅速增长到2019年的227.67亿元,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形成对比的是,2018年全行业信保险保费收入也只有887.47亿元。人保财险助贷险业务团队在风险监测和损失控制方面并非不尽职,2018年大力推进业务不久,就在三季度就果断停掉了与一些P2P平台的合作,2019下半年又提前终止宜人贷、玖富、拿去花等七家贷款平台的信保险新增业务合作,但是对现金贷业务的实质和行业趋势没有全面清醒的认识。2019年11月集团领导还公开表示,三季末来自宜人贷平台的信保险保费收入为12亿元,赔付了9亿元,来自玖富平台的信保险保费收入为9亿元,赔付了3亿元,“目前风险敞口可控”。不到两个月,年底就出现了28亿的大窟窿。
发现巨亏后,人保财险迅速进行了策略调整。2019年年报发布会上人保财险高层表示,人保财险在风险管理方面对基层的传导还不够,除了规范承保、强化风控能力,还要强化问责。有报道称,尝到苦果之后,人保财险即将和360金融、分期乐等合作方改良商业条款,代偿额以保费的150%为上限。
乌云下的助贷江湖
人保财险的亏损并非孤例。阳光信保2019年财报披露,承保利润亏损5.5亿,占公司注册资金的18%。合作方为信用钱包、阳光钱袋、普惠快信、维信金科、信联网等。长安责任险、中华联合财险等公司,同样在助贷险上栽了跟头。4月22日,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公开表示,信用保证保险赔付率一季度呈大幅上升趋势,上升比例约50%。
一些保险公司憧憬中的机会变成了陷阱,梦想中的蜜糖变成了砒霜。
从去年开始,尝到苦头的保险公司已暂停或大规模收缩助贷险业务。人保财险一季度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24.97亿元,同比下降了48%,另有保险公司表示,4、5月份日均助贷险相关的放款量已下滑近70%。保险公司助贷险业务的收缩,必然传导到现金贷业务,一些借款人靠借新债还旧债维持信用,在共债现象大量存在、新冠疫情不断持续的情况下,违约率持续上升已经无法避免。
乌云,已经笼罩助贷江湖。
作者 | 侯本旗(清华经管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来源 | 九卦金融圈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九卦金融圈,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