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微众银行专利申请量已居于全球银行业第三。微众银行副行长马智涛是银行业少有的以副行长兼任CIO的高管。他推动了微众银行联合金链盟开源工作组,将区块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开源,随后将大数据平台套件等开源。微众银行成立五周年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对马智涛进行了采访。
“银行本来就是科技公司。”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
银行业发力金融科技已是行业共识。截至目前,微众银行专利申请量已居于全球银行业第三。马智涛历任平安科技总经理、顺丰CIO,是银行业少有的以副行长兼任CIO的高管。他推动了微众银行联合金链盟开源工作组,将区块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开源,随后将大数据平台套件等开源。
在成立之初,微众银行分布式架构搭建云平台,并采用开源技术。2019年7月,微众银行宣布金融科技全面开源,发布10款开源应用和组件。
微众银行的“开源”打法与业内颇有不同,这支撑了其在5年时间发展到1亿多客户的交易增速。马智涛表示,微众银行2018年的账户IT运维成本已降到每账户3.6元,最终目标是将IT运维成本降至1元。
账户IT运维成本已降至3.6元
《21世纪》:你如何评价微众银行成立五年来,以ABCD(即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进展?
马智涛:回过头看过去五年,微众银行是最早一批金融科技公司,我们在很多方向性选择上做出了正确选择。
我们在金融科技应用的顺序其实是CDAB。微众银行刚成立时,通过云计算技术搭建科技体系。如果没有这一步,很难有对应的成本结构去支撑普惠金融、长尾客群市场,也很难有灵活性能快速的从零发展到超1亿客户,更难有基础去支持海量的交易规模。比如,2019年“双十一”,微众银行创下5.08亿笔的交易规模峰值;2019年的平安夜,交易规模又再次达到5.33亿笔的峰值。
大数据领域存在很多开源组件及其它商业化软件,但一直缺少集成能让开发者、运维人员高效工作。2019年7月,微众银行开源金融级应用,包括金融科技沙盒FinTech Sandbox、适配互联网业务的银行核心系统架构理念“微核心”、分布式架构管理框架WeCube及大数据平台套件WeDataSphere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对外公布的开源组件中,最受欢迎的是大数据开源组件,包括大数据底层工具、可视化组件等,甚至一些大型公司也在关注。
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邀请国际专家杨强担任首席人工智能官,AI项目组提出“联邦学习”AI框架,全球第一个联邦学习工业级开源框架Federated AI Technology Enabler捐赠给Linux基金会。例如,政企、跨境等领域存在数据孤岛问题,联邦学习机制能够实现跨机构层面的数据合作,同时兼顾隐私保护要求。此外,微众银行AI也非常关注视觉、语言处理等能力,人脸识别等技术已非常成熟。
《21世纪》:商业银行正在进行“轻型银行”转型,金融科技应用在提升银行效率、降低营运成本上的表现如何?
马智涛:我们通过量化数据分析账户IT运维成本的变化,近几年账户IT运维成本正逐年下降。
微众银行的账户IT运维成本大约是国内银行业界的10%,去年已降到每账户3.6元人民币。目前,国有大行的IT运维成本大约是每个账户20元,中小银行普遍在100元以上,境外银行业每个账户IT运维成本最低约14美元,普遍在100美元左右。
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客户主要是企业和高净值客户,单个客户创造的价值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但在下沉市场,由于长尾效应,降低成本对互联网业务非常关键。
微众银行的个人信用贷款产品“微粒贷”,有72%的贷款每笔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也就100元左右,如果我们成本太高,就会吃掉利润。微众银行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对应1.2亿客户,每位客户平均贡献约80元。这意味着,要实现盈利关键看运营能力,特别是管控成本的能力,而科技又是成本较大的一块。
未来最理想的状态是,将IT运维成本降至每户1元人民币。
区块链是传递信任的机器
《21世纪》:微众银行区块链选择开源策略,目前应用情况如何?
马智涛:微众银行区块链在政务、版权、智慧城市、司法、金融、供应链、社会治理等领域已有成熟落地,2019年已公开区块链发明专利217件,位列全球第五。例如,多金融机构间对账平台于2016年8月投产后,在生产环境中交易记录笔数超7000万笔,并保持零故障运行。
在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区块链还没走上开源之前,我们已经认定开源这条路才是正确的技术路线。目前FISCO BCOS是国内最受欢迎的区块链开源底层之一,通过开源我们建立起全国最大的区块链底层社区,目前有1万多人参与。在2019年工信部的一次区块链应用大赛中,11个获奖项目中的4个使用了FISCO BCOS作为底层。
《21世纪》:对于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微众银行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马智涛: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还不够丰富。这需要各大机构转变观念,协作找到能够互补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展产品和业务创新。未来有两个趋势,可能会带动区块链业务发展。
一是资产数字化。传统资产依赖纸质合同,需要中央机构登记证明或背书,如房产证等,未来趋势是走向数字化。
二是数据资产化。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数据是有价值的,数据正在变成有价值的资产。但更重要的是,过去有一些资产化成本太高、业内觉得不划算的场景会逐渐资产化。例如物联网(简称IoT)智能终端数据,一家智能停车场如果有某一品牌汽车进入,商家有动力获取消费信息,该事件本身对商家是有价值的数据。
传统方式中,跨机构、跨部门的个人数据交换存在不少难点。例如,客户在A银行账户代发工资,在B银行贷款,操作是在A银行线下打印银行流水再交给B银行。其中可能存在“假流水”,通过区块链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资产数字化、数据资产化背后,都需要区块链等技术支撑。微众银行一直聚焦在联盟链,联盟成员要有可信机构对数字化之后的资产进行验证和确认。
《21世纪》:联盟链是发展最快的区块链形式,目前业内存在哪些理解误区?
马智涛:《经济学人》杂志2015年10月封面文章提出“区块链是信任的机器”,这一提法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区块链确实能够承载信任,但不能误认为区块链可以创造信任,否则易产生ICO欺诈问题,误导市场。
我们的区块链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后认为,区块链最大价值在于传递信任,而不是创造信任。因此,我们在联盟链成员中引入官方机构、持牌机构等,这些机构本身已被授予一定程度的信任,这种信任对产生的数据进行背书,再通过区块链网络进行传递。
区块链背后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创造价值,而是有机构背书。例如,“人民版权”区块链将作者姓名、登记时间、作品名称、作品核心摘要信息等,生成唯一对应的数字指纹DNA存于区块链上,并在链外进行全网数据监测。
数字指纹实际上加入了信任背书。通常来说,政府信用最强。如果政府把其管辖内容放在区块链上,信任的传递会变得更高效。例如,通过区块链来管理房产证,房产交易成本、透明度、合规性等问题将容易管理,交易成本和效率会变得更高。
区块链也可实现更精细的管理。例如,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一些APP的用户授权管理就是在界面打个钩,运营商在数据库里存放一条记录。但是,这条记录有无不当篡改、授权信息是否代表客户真实意愿,仍缺乏相应细则的约束。可以通过区块链做到用户授权的不可篡改性、可审性,用户能够清晰地看到哪些地方授权。
银行应有首席架构师
《21世纪》:微众银行正在推广小微信贷产品“微业贷”,这对你们的业务系统有多大挑战?
马智涛:微业贷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的全线上、纯信用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技术要求和难度比微粒贷更高。
在技术上,微业贷架构在微众银行的云计算平台上,申贷的小微企业已做到区块链存证化。在获取征信记录、税务数据后,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支撑授信决策。比如,企业申贷需要上传证照文档,微业贷会用OCR技术识别并把数据结构化,最后呈现出来一种高效的、面向普惠客群的业务模式。
《21世纪》:对于未来金融科技策略、布局,有何新的思考?
马智涛:我非常关注IoT与5G技术的结合,IoT的传感器可能产生有价值的金融信息,5G拓宽带宽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及时性,二者结合可以实现实时金融服务,这是一个非常有想象空间的未来。
对于IoT,我们会与智能家居厂商跨产业开放协作,只要把生态打造起来,未来金融机会将非常丰富。
《21世纪》:很多银行提出,银行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作为银行管理者,面对技术冲击,银行的经营思维和目前互联网公司的经营思维有什么不同?
马智涛:银行本来就是科技公司。微众银行2018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已是全球银行的前五名,仅次于美国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摩根大通。2019年我们预计会晋升到全球银行第三。
银行业的核心系统主要由“IOE”构成,全球第一代银行核心系统不是由IBM,而是由美国银行开发的,但没有开放给业界,美国银行现在仍是全球专利数量最多的银行。银行应更主动的扮演科技公司的角色。
我们与银行同业交流时,最大的建议就是要在银行高管层中多一些科技的声音和话语权。目前,银行业内仍缺少首席技术官(CTO)或首席架构师的角色。现有的对CIO的考核,更多是其对管理制度、风险控制等管理办法的考核,需要更多看懂技术语言、理解科技架构搭建的人才,参与到银行的经营决策中。
辛继召,实习生,王爱婷 深圳报道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