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随着投资者报案,警方、监管机构陆续介入,“钱端案”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四点违规?
据媒体报道,近日,银保监会消保局一份《银行业消费者投诉事项回复函》列举了招商银行的四项违规。
首先(1)是招行未就与钱端开展合作业务情况向原银监会或原深圳银监局提交业务申请或备案,在整改期间实质违规扩大了业务范围。
其次(2),在业务模式方面,招行将互联网融资见证扩展至应收账款、资产收益权等基础资产范围。
再次(3),在投资渠道方面,招行拓展了第三方投融资平台手机APP——钱端投资渠道发布和销售融资见证项目,而手机端投资起点为100元,远低于“小企业E家”5万元起点金额。
最后(4),招商银行在2016年5月后,面向企业客户的员工组织“员企同心”营销活动,推荐下载钱端APP等属违规推介行为。
对此,招行一一回应了上述情况,第一财经致电招行核实上述文件,截至记者发稿,对方并未给与回复。
事实上,在此前,多地银保监局已经就“钱端案”中招行的行为认定并回函给了投资人。
比如,2019年8月,广东银保监局曾发布《银行业消费者投诉事项回复函》(下称“回复函”)提到,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员工曾于2016年3月向客户推荐“钱端APP”,推荐过程中未完整告知招商银行与钱端APP的信息见证关系,未准确对风险进行提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的通知》第九条的规定。
广东银保监局已约谈该分行相关负责人,督促改进业务管理流程,从严问责,继续与客户沟通解决纠纷,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另外,广东银保监局在回复函中也透露,广州市天河区公安机关已对钱端公司立案侦查,建议钱端客户向公安机关反映相关问题。
北京银保监局在一份回复函中表示,经查,招商银行一支行原客户经理于2015年向投诉人推荐钱端APP,违反了《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3〕38号)第十一条、十三条等规定,北京银保监局将责令该行限期改正。
创新的边界
钱端与招行的“结缘”始于“小企业E家”,早在2013年9月,招行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小企业E家”上线运行。
2013年11月,“小企业E家”突然停止了业务,后又于2014年年初恢复业务,但被限定只能在招商银行4个分行有限度的开展业务,不得拓展至全行,同时,不得大规模宣传推广。
2015年6月15日,“小企业E家”再度停摆,当时有媒体报道称,登录小企业E家官网选择个人页面后,看到网页弹出一个二维码,扫描发现这是一个名为“钱端”的互联网理财APP。
在逾期引发的双方“口水战”之后,多位钱端的投资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初是通过招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接触到钱端平台。
“员工用自己的工号生成二维码,扫码后领取红包,下载一个网页版的钱端APP,可购买号称招行票据为底层资产的理财产品。”一位钱端的投资人称。
尽管投资者对此列出了诸多证据,但据投资者表示,招行在一开始对此并不承认。
直到半年后的近段时间,银保监会消保局针对招行钱端事件的投诉人回函后,招行总行才做出了回应,在回应中首次承认:招行通过员企同心活动违规推介下载钱端APP。但招行同时辩称:“是推荐下载钱端APP,而非推荐和销售钱端APP发布的具体理财产品。”
投资人据此认定,钱端旗下的逾期产品确实与招行有关。银保监会消保局以及多地银保监局均明确了这一点,但其违规的边界和细节尚待明确。
逾期产品究竟该谁负责?
而就涉及违约的具体产品,招行应该承担何种责任,目前暂时还没有定论。
媒体报道称,在针对银保监会消保局的回应中,招行强调,其见证资产项目已于2018年初全部结清,公安已初步查明钱端APP逾期资产是犯罪嫌疑人挪用投资者资金造成。
事实上,在“口水战”爆发的初期,招行就表示,以招商银行提供“信息见证”的金融资产为底层资产的钱端APP投资产品,已于2018年初全部到期顺利结清,没有出现任何资金回款风险。
招行在此次回应中也划清了界限,招行表示,公安已通报了钱端刑事案件的最新进展,招行正在积极推动和配合公安为投资人追赃挽损;引起钱端爆雷的是一个刑事案件。根据公安机关的侦查公告,是钱端实际控制人陈强为首的团伙,挪用了投资人的资金,导致不能兑付投资人。
也就是说,尽管双方的合作存在违规之处,但涉及具体逾期的产品,招行不认为和自己相关,而是钱端实际控制人挪用了投资人的资金所致。
不过,2019年11月26日也有消息称,广州天河经侦于近日联系部分投资人,称招商银行“钱端案”中已有几名涉案人员被拘留逮捕。
对此,招商银行回复称:“对于有我行员工涉‘钱端’案的相关信息,以公安机关正式公告为准。”
招行并称:“如有我行员工涉嫌犯罪,我行坚决支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绝不回避、不护短、不姑息。后续我行将继续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在公安机关查清事实,司法机关作出裁决后,依法依规,承担应负的责任。”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