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金融壹账通将于北京时间12月13日晚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OCFT”。
金融壹账通成功IPO后,将成为平安集团旗下首家登入美股市场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壹账通在上市近前——美东时间12月11日(北京时间12月12日)再度更新了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F-1招股文件,大幅度下调其募资规模至2600万股ADS,下调发行价至9-10美元。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下调募资规模或出于当前美股环境考虑,规避股票发行后股价大跌的风险。
上市前募资规模削减近半
金融壹账通上市节奏紧凑,11月13日,正式宣布赴美递交招股书,拟以美国存托股票(ADS)的形式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12月3日,更新招股书确定拟发售3600万股ADS,每股定价为12-14美元/ADS,同时享有总计540万股ADS的超额配售权,融资总额最多不超过5.79亿美元。
而就在上市前一天,北京时间12月12日,金融壹账通再次更新了招股书,金融壹账通将本次IPO的发行规模从3600万股ADS下调至2600万股ADS,发行区间则由此前拟定的12-14美元下调至9-10美元。
同时,金融壹账通披露将额外增发1794股普通股,以每股3.33美元的价格计算,总计募资5980万美元(约4.17亿元人民币)。
按照此发行规模和区间计算,此次最高IPO募资额约为2.6亿美元,加上额外增发普通股共计募资3.2亿美元,发行规模较之前缩减28%,募资额与此前5.79亿美元相比下调近半。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前夕大幅下调募资规模并不是一个十分正面的举动。资深产业观察家丁道师表示,今年以来,已有斗鱼、36氪等几十家企业登入美股,但在短短几个月后,大部分中概股股价 “哀鸿遍野”,普遍处于历史低位,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壹账通调低募资规模和发行价也是出于当前环境考虑,避免后面出现股价跌得太难看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受中美贸易大环境影响,美股市场对于中概股信心有所下降,这可能也是金融壹账通做出调整的原因。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美股环境因素其实并不重要,更多还在于公司是否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的预期,金融科技目前整体存在噱头、泡沫严重的现象。
不过,也有投行人士表示,金融壹账通上市前降募资规模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因为从总募资规模的角度来看,2亿多美元的规模从今年总体IPO行情来看,是非常漂亮的一个融资成绩,所以从资本市场的总体融资环境来看,调低发行价是市场更能够接受的一种行为。
关于即将上市的消息以及下调募资规模和发行价的举动,金融壹账通方面则回复财联社记者称,公司正处于静默期,对于市场传闻和消息不予置评。
值得一提的是,据招股书中披露,平安集团的子公司平安海外控股有意认购至多1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和平安证券(香港)将担任本次发行的联席主承销商,并享有至多不超过390万股ADS的超额配售权。
对于融资用途,金融壹账通在招股书中表示,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四个方面,一是增强平台技术能力;二是用于拓展海外业务和战略投资;三是提高品牌效益及用于销售和营销;四是一般公司用途。
营收亮眼难止亏损逐年上升
据公开资料,金融壹账通成立于2015年12月,定位为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科技云服务平台。面向银行、保险、投资等全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智能营销、智能产品、智能风控、智能运营等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为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而达成增加收入,管理风险,提高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并降低成本的目标。
据招股书,截至2019年9月30日,金融壹账通已拥有3700多个客户,其客户群涵盖中国所有主要银行,99%的城市商业银行和46%的保险公司。自成立以来,金融壹账通已支持中国金融机构为其最终客户提供1.8万亿元(0.3万亿美元)的交易服务,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商业科技云服务TAAS(Technology-as-a-service)平台。
行业的龙头地位,也体现在了金融壹账通亮眼的业绩增长数据上。招股书披露,金融壹账通2017年、2018年营收分别为5.8亿元(0.8亿美元)、14.1亿元(约2亿美元),营收增幅达143%。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其营收15.5亿元(2.1亿美元),同比增长72.29%。
但另一方面,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亏损规模却在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金融壹账通净亏损分别为6.07亿元(0.891亿美元)、11.903亿元(1.665亿美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净亏损10.49亿元(1.468亿美元),亏损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
对于持续亏损原因,金融壹账通在招股书中表示,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已经发生并且将继续产生大量费用来开发解决方案并使之商业化,以促进未来业务向前推进。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曾表示,“金融壹账通50%的成本是放在新产品上,如果不做新产品的话马上可以盈利。但金融壹账通还会持续进行创新产品的开发和投入。”
“亏损持续扩大倒不是主要问题,关键要看亏损是否是战略性的亏损,连续亏损是否带来了相应的市场份额的同步增长,这可能是投资者更加关注的。”丁道师称。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