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披露金融科技版图 “1234”战略架构详解

中行数字化发展之路将围绕“1234”展开。即:以“数字化”为主轴,搭建两大架构,打造三大平台,聚焦四大领域,并在聚焦的四大领域中,开展28项战略工程。

“以前学生贷款不良率比较高,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的征信没有足够重视,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就业以后,因为是在学校所在地发放贷款,毕业后就失联了。失联的这些客户,如果没有人通知他还款,很可能就忘了,并不是恶意逃避贷款。”8月9日,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郭为民在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如今通过大数据的技术,不但可以通过关联关系找到借款学生,“我们发现他们还款意愿超过90%”,降低中行助学贷款不良率的同时,贷款利率较此前的P2P或其他校园贷产品低了很多。

这是郭为民在介绍中国银行金融科技应用时举的一个关于降低“信用风险”的例子。支撑中行控制信用风险,进而下沉客户服务的,则是一整套金融科技系统。

数月前,在该行的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银行董事长陈四清提出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的战略,并承诺拿出集团营收的1%作为额外的科技投入。而8月9日的发布会,则是中行首次对外比较系统地阐述其金融科技发展战略。

中国银行首席信息官刘秋万在发布会上表示,中行数字化发展之路将围绕“1234”展开。即:以“数字化”为主轴,搭建两大架构,打造三大平台,聚焦四大领域,并在聚焦的四大领域中,开展28项战略工程。

详解“1234”战略

据刘秋万介绍,战略中的1,是指中行将把“数字化”作为主轴,将科技元素诸如业务全流程、全领域,构建以技术为驱动的新银行业态。

两大架构方面,刘秋万表示,中行将构建企业级业务架构与服务架构,形成双螺旋驱动。这两大架构同步建设,目标是实现全行价值链下的业务流程、数据、产品、体验的组件化。刘秋万用“乐高积木”形容组件化。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轻应用、组件化”是近年来商业银行业务功能开发的趋势,背后的底层IT架构亦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发展,而灵活的组件化功能模块,正是分布式架构的特征。

在打造三大平台方面,中行则聚焦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三大技术平台“作为企业级业务架构和服务架构落地技术支撑”。

“我们现在自建两大平台,一类是人工智能基础服务平台,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等通用服务;另外一个是中国银行企业级的大数据平台,在大数据平台基础上搭建通用的机器学习平台,总分行的业务人员、不同的业务条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在上面做一些模型的训练。”中国银行信息科技部总工程师邢桂伟介绍其人工智能平台时称,业务人员将不需要再找IT人员开发,进行业务领域的能力分析和训练,且未来会衍生到客户服务、产品管理、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管理等领域,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

而中行要聚焦的“四大领域”,分别是业务创新发展、业务科技融合、技术能力建设、科技体制机制。刘秋万表示,聚焦的四大领域里,中行“将重点推进28项战略工程”。

 探索金融科技子公司落地

在中行将要推进的重点项目中,较受关注的是金融科技子公司的进展。

今年4月,建行在国有大行中率先落地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6亿元。

“据我统计,近四年来,大中小银行已经有6家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或者是金融类科技公司,有一些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说平安科技已经是平安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体量最大的是今年新成立的建设银行的建信科技。”刘秋万表示,目前中行在这方面正积极探索,“可能在年内会有一些举措”。

“重点有两方面,一是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希望能够有市场化的薪酬待遇、市场化的高技术人才,留住人才并引进人才;二是在银行体系内部的IT部门和体系能引入良性的竞争机制。”刘说。

邢桂伟表示,中行将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3-5年内,实现集团具备科技背景人才占比达到10%,即30万中行员工中将有3万是科技人才,并重点加强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客户体验师、互联网安全专家等人才储备。

在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中行董事长陈四清对外宣布了中行在科技金融方面的大笔投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陈四清对中行手机银行的发展寄予厚望,其在2018年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手机银行打造成综合金融移动门户,并以高压之势要求全行员工使用和推广中行的手机银行。

效果则在中行发布会上提供的材料中有所体现,2018年上半年,中行手机银行月交易客户数1393万户,同比增长71%;月活客户2400万户,同增64%;手机银行交易额累计8.32万亿元,同比增长75%。

此外,今年4月,中行推出其智能投顾产品“中银慧投”。据邢桂伟透露,至2018年6月底,销售额为约40亿元,存量则约33亿元。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5日 上午11:21
下一篇 2018年10月6日 上午10:43

相关推荐

  • 36Kr:AI+金融行业报告

    高大上的金融从业者会被人工智能抢了工作吗?“15年内,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具备取代40%-50%岗位的技术能力”,李开复的这一预言不禁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和个人职业规划的重新思考。

    2019年1月15日
  • 保险业数字化变革,APP就够了吗?

    随着保险业与互联网不断相互渗透,保险公司开始意识到数字化不只是简单地将现有流程用互联网连接起来。保险业的数字化革命,正在重塑保险业最核心的业务。 150多年前,历史上第一批保单在英…

    2019年3月25日
  • 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77页)

    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77页),下载最新金融科技研究报告,了解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与最新动态,本专辑收录了数百份金融科技相关研究报告。

    2022年1月23日
  • 演讲PPT | 院士大会报告:人工智能是天使还是魔鬼

    谭铁牛院士在第十九次中科院院士大会上发表了《人工智能:天使还是魔鬼》的主题报告,深度解读了60多年来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人工智能的七大现状,发展趋势、展望和现有人工智能的局限性等。面对各界对人工智能的期待和愿景,谭院士认为:“人工智能的春天刚刚到来”。

    2018年10月3日
  • IBM:中央银行的未来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对银行转型及技术升级具有里程牌意义。

    2018年11月25日
  • 中国开放银行发展专题分析2019(行业篇)

    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席卷、新兴技术的应用、金融科技的迅速崛起,加速了金融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共建开放生态正成为银行业的新趋势。中国大型银行到新兴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等纷纷向开放银行转型,积极探索开放模式和生态平台建设,形成多模式、多形态共存。现阶段,监管规范、科技创新、开放模式、生态共建等各方面仍需各参与方的协同努力。未来,5G时代,万物互联,广连接、全场景,以及更多维的数据、更智能的服务将加快银行业开放,加速数字化转型。

    2019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