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张健华:技术正在快速迭代 要给监管一定的空间和容忍

张健华表示,现代技术的特点是快速迭代,监管不可能跟着技术随时变化,因为这个成本会很高。

11月18日,2019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在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举办,论坛主题为“推进金融安全科技新发展”。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华夏银行行长张建华

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

张健华指出,通常来看,金融安全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国家货币体系的安全,即币值稳定;

第二,金融体系安全;

第三,市场要有效。市场有效体现在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稳定。市场的功能包括定价功能、融资的便利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四个在于快捷支付,以往我们其实没有把支付作为金融的核心功能,虽然对传统的银行来说,存贷汇三者是基础功能,支付结算也就是银行的汇款功能,以往对支付结算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

第五是消费者的保护。消费者通常面对庞大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是处于一种弱势地位。现在其实是双峰监管模式,一端讲的是安全性、风险性,讲金融体系要有防范风险。另外一端就是对于消费者的保护;

第六,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尤其是现在数字经济的全面来临,信息安全保护非常重要。

张健华指出,金融安全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运用金融科技更多是提高了效率,我们的服务触达性更强、服务面更宽、服务效率更高。金融安全更多的是公平问题,两者之间要有一个平衡。

其次,技术的保障和引领作用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技术支持可以是开发,开发基于需求,有需求才能开发出来一个有效的产品,如果需求提的不好,技术开发得再好、水平再高,最后这个系统的应用效果可能会打很大的折扣。

最后,张健华表示,现代技术的特点是快速迭代,监管不可能跟着技术随时变化,因为这个成本会很高。监管沙盒计划我认为还是比较务实的,我们现在也有一些做法,对于监管要有一定的空间和容忍,要给它一定的适应和了解。遇到问题我们就问题解决问题,不要把有些问题一棍子打死,但是有些必须得密切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技术健康的发展,真正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支撑,而不是增加我们金融体系的不安全、不稳定。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0)
上一篇 2019年11月19日 下午2:06
下一篇 2019年11月19日 下午2:10

相关推荐

  • 毕马威: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公司100强榜单,蚂蚁金服荣登榜首

    金融科技投资公司 H2 Ventures 与毕马威金融科技联合发布第五届年度《2018 Fintech100》。入选 Fintech100 的公司,既有全球首屈一指的50家金融科技公司(“50强”),也包括引入注目的50家“明日之星”(“明日50强”);前者以创新能力、资金筹集、企业规模和影响范围为标准,后者则普遍处于创新技术前沿,并致力追求全新的业务模式。

    2018年10月31日
  • 顾青山: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五道“必答题”

    2021年,保险业经营遭遇挑战,转变经营方式成为行业的必答题。通过数字化加快转型升级成为行业共识,但仅在应用层面的创新已不足以支撑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如何夯实数字基建、提升核心数字…

    2022年1月13日
  • 全面智能:零壹金融科技兵器谱报告2019终板

    资源下载 下载PDF完整版         关注「金融文库」微信公众号可第一时间免费下载本站所有资源➔ 8月22日,2019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暨2019零壹财经新金融夏季峰会在贵…

    2019年8月28日
  • 《Bank4.0》读书笔记——金融科技大势所趋,因势应变竞合行远

    《Bank4.0》是金融创新研究专家布莱特·金关于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考;这本书探讨了在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的金融科技时代,银行应如何面对技术革新,并结合第一性原理和客户需求,提倡嵌入式重构金融服务模式,而非依赖网点。

    2019年9月10日
  • 标普:2021年全球网络支付和金融科技生态系统报告-英文版(32页)

    标普:2021年全球网络支付和金融科技生态系统报告-英文版(32页),下载最新金融科技研究报告,了解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与最新动态,本专辑收录了数百份金融科技相关研究报告。

    2022年4月19日
  • 5G时代,智慧金融前景展望

    金融领域经历了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阶段,目前也逐步地向智能化迈进。《白皮书》显示,5G对于金融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前台服务持续优化,可得性、满意度日益提升,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前台服务体验的优化、业务产品形态与服务模式的创新,典型代表如网络感知、产品形态、服务界面感知等。二是中后台集中化、智能化趋势明显,提效率防风险成为焦点。

    2020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