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腾讯美股
九十年前,即1929年10月24日到29日,短短六天、四个交易日,美国股市风云突变,遭遇了连续的暴跌。从1929年的顶部到1932年才最终到来的底部,美股损失幅度接近90%。这一场股灾也同时宣告了“咆哮20年代”好日子的结束和可怕的大萧条的到来。大萧条以及随后的罗斯福新政又深刻改变了美国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九十年后的今天,虽然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稳定性早已不是当年可比,但是市场的本质并没有变化,而且,在美股无限接近历史最高点,而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形势又难言乐观的背景下,回顾历史,又有着一番别样的意味——
1929年10月24日,周四,曼哈顿岛南端一条叫做华尔街的狭窄街道上,人头攒动,拥塞了整条街道。这种情况其实颇为罕见,因为街上最显著的建筑物纽约证交所要到上午10时才会开门营业,但是数量惊人的人群居然早早就开始在门口聚集。
这绝非什么好消息。这些人聚集在这里可不是要举行庆祝的游行,相反,空气中到处都是担心、害怕,乃至于恐慌的味道,令人窒息。在前一天交易日收盘前的最后一小时,金融市场突然暴跌,短短的时间内爆发出一波慌乱的行情,多达260万股股票在混乱中脱手。或许,慌乱都不足以准确描摹曾经发生的一切,应该说那是一场裹挟着恐惧与惶惑的飓风。
于是,这天一早,下曼哈顿的街头会上演这样一幕罕见的场景,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事实上,在本周余下的时间里,乃至下一周,市场都一直没能摆脱下跌的螺旋。下周一,美国股市的总市值继续损失12.8%,而周二,即未来将会载入史册的1929年10月29日,股市再跌12%。
那些周四早晨因为担心而早早来到纽约证交所门前的人们,现在都已经陷入了深度的沮丧,心灰意冷。正如《纽约时报》当时一篇报道所指出的,个人的金融灾难在华尔街上成为了一种无所不在的普遍现象:“这里没有笑容,但也没有泪水,有的只是难兄难弟之间的同病相怜。每个人都想告诉邻人自己损失了多少钱,但是没有人会愿意倾听,因为这样的故事每个人都听了太多遍了。”
崩盘为何会发生
事前,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预见到这一场浩劫的发生。过去好几年的时间里,美国一直处在高度繁荣当中。当时世界上其他的工业化国家大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四年劫难,经济被严重破坏,甚至濒临崩溃,但是孤悬西半球,在尾声阶段才参战的美国则不同,几乎是毫发无损地迅速崛起了。
接下来的十年,从工业到文化,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整个美国都进入了一段重大转型期。一切都欣欣向荣。“就业机会充足,工资稳步增长。”《华尔街日报》金融记者布鲁门塔尔(Karen Blumenthal)总结道,“1920年代可不仅仅是只有曼妙的爵士乐和查尔斯顿摇摆舞,相反,这是一个咆哮的年代,繁荣时代让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乐观。”
在所谓“咆哮的20年代”当中,工业家和银行家成为了国家英雄,他们因自己所创造的财富也成为了大家羡慕和钦佩的对象。每一位美国草根阶层也都在幻想着拥有一份自己的小小财富。国家城市银行(National City Bank)的总裁、同样属于“国家英雄”之一的米切尔(Charles Mitchell)适时登场了,他将在这繁荣史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段落。
米切尔的灵感来自于自由公债。这是一种一战最后两年面向公众发行的债券,目的是为了筹措支持协约国军事行动的资金。当时,卓别林(Charlie Chaplin)和乔逊(Al Jolson)等文化偶像都为这种债券代言,而公众也将购买债券视作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体现——不必说,那4.25%的利息更是锦上添花。就这样,投资的理念真正开始在全美层面普及开来。
自由公债的发售者是联邦政府,这当然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归根结底,自由公债的成功至少意味着,在公众的头脑当中,将储蓄投入股票,参与到金融市场当中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被认为是冒险,相反,倒变成了一件可敬的事情。
米切尔抓住机会,在全国到处设立券商办公室,来满足,乃至于进一步鼓励和培育这种新生的股市投资需求。到1920年代中期,已经有300万美国人受到这种以简单方法致富的理念的吸引,成为了股票投资者。股市也确实是一路走高。一位投资者如果在1928年3月买进了股票,不管它是来自连锁百货商店蒙哥马利沃德(Montgomery Ward)还是公用事业公司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短短十八个月之后,这笔投资的价值都将翻上一番。
哪怕是那些极为保守的老派商人,面对着这股汹涌的淘金潮,也都再无法继续抗拒下去了。“市场似乎是被施了魔法。”布鲁门塔尔回顾道,“富足而振奋人心的日子似乎永远也不会到头。不管是政治家、学者还是商人,大家都大声宣布,一个全新时代已经到来,古老的盛衰规律已经彻底失效。”
早期预警信号
当泡沫持续扩张时,似乎所有人都丧失了基本的观察力,对“房间里的大象”视若无睹。普通美国人的大部分股票投资都使用了保证金,也就是说,他们购买股票的钱有一部分是从券商那里借来的。在一些情况下,甚至90%的资金都是贷款。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市场出现重大不利行情,这些散户投资者就将遭受非常巨大的损失。在眼花缭乱的表象之下,纸牌搭成的屋子其实经不起任何风雨。
在1929年10月底崩盘前,股票的价格较之前一个月已经小有下滑,只是当时这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专家们相信,对于已经火爆到极点的股市而言,这只是一点小小的通风换气,绝对不是坏事。甚至,还有些赌性十足的投资者抓住机会更多买进。毕竟,过去几年时间当中,每一次小幅挫折之后,股市都能够迅速复原,而且再创新高。
可是,10月底的这几天显然已经远远不是小幅挫折所能够形容的了。美国整体经济,以及数以百万计美国人的生计,都因此遭受到了近乎致命的打击。伴随银行系统的放贷能力被彻底粉碎,人们突然发现,甚至连正常做生意都变成了一件极困难的事情。所有人都在拼命争抢现金,只为了维持自己企业的正常运转,按时开出工资。
制造业由此陷入了收缩。崩盘之后的三年间,曾经作为1920年代繁荣标志的汽车,产量缩减到了过去的四分之一。失业率则突破云霄。1929年10月巨变半年之后,美国失业人口就达到了325万,翻了一番还多。
那是一段绝望的岁月。“堕落是一步一步的。”历史学家布罗根(Hugh Brogan)写道,“你丢掉了工作;你试图找到类似的新工作;你越来越着急,只要是工作就行,但依然找不到;你开始第一次去排队领救济面包,在那里你吃惊地发现有很多人都和你一样,他们诚实正直,恪守规则,努力工作,但是现在却像个职业流浪汉一样下贱。”
农村人口也大面积失业,不得不成群结队背井离乡,他们行走在得克萨斯和俄克拉荷马的沙尘暴中,向西到加利福尼亚的农场去打工,或者是告别南方的种植园,去北方的工业城市找一碗饭吃。那是一个充斥着经济不确定性的时代。整个美国社会开始在结构层面崩塌。
华尔街崩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华尔街崩盘并非大萧条的成因,但确实标志着大萧条的开始。这就像是一位高血压病人突然遭遇心脏病发作,原本就不甚健康的身体自然是雪上加霜,然而,由胡佛总统主持的护理——或者说治理工作,又是远远不充分的。
这位共和党总统非常不愿意让政府去干预危机的发展,他相信,一种更倾向于自由放任主义的立场其实更能够鼓励企业和银行行动起来,自行矫正经济。胡佛冷漠孤傲的性格显然无助于争取信任,人们开始因为他看上去似乎对国民的处境并不关心而讽刺和奚落他。一些大萧条的最严重受害者失去了自己的住宅,不得不聚居在棚户区,而这些地方被总统的批评者们揶揄为“胡佛村”。
于是,和所有人预想的一样,在1932年总统大选当中,胡佛被选民们毫不客气地赶出了白宫,他的继任者民主党人罗斯福获得了57.4%的普选票。如此巨大的投票优势,再加上民主党当时在国会两院都占据了多数地位,使得新总统可以采取更加大胆的措施,来让美国经济摆脱困局。
胡佛落败之后,公众要求政府出面干预的呼声越发响彻云霄。1933年3月,罗斯福宣誓就职时努力安抚国民,让破碎的社会重新团结起来:“美国人民没有失败。他们在最需要的时候表达了他们想要直接有力行动的意志。”
“我们最大的、头等重要的工作就是让人民投入到工作中。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投入进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部分可以由政府直接征募完成,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一场紧急战争。”
效果立竿见影。布罗根写道:“只用了短短几分钟时间,罗斯福就做到了胡佛四年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让自己的同胞重新获得了希望和能量。到那一周结束时,白宫就收到了约50万封感谢信——这还只是潮水最初的浪头,后者永远不会干涸。”
罗斯福新政的应对
上任最初的一百天里,罗斯福就开始忠实履行自己的诺言了。各种直接而强有力的措施以15部法案的形式相继问世,旨在创造就业机会,重振工业和经济,最终重塑美国人的信念。罗斯福的立法战役,无论速度还是规模都值得大书特书。
《紧急银行法》(Emergency Banking Act)的出台是为了通过引入联邦存款保险来稳定住银行业的局面,重建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信任。联邦紧急救援署(Federal Emergency Relief Administration)的建立是为了向穷人提供毛毯、食物中心和就业机会等帮助。平民保育团(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项目则是为了直接让人们得到工作。
签字加入项目的男性失业者会被组织起来,参加为期六个月的自然资源保育工作,每月报酬30美元。至该项目1942年结束时,已经累计有250万人先后被雇用。公共工程管理局(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还会提供更进一步的就业机会,组织人们去改进美国的基础设施。
罗斯福的整体计划名为“新政”(New Deal),堪称是一种革命性的政策,让之前在日常生活当中几乎感觉不到其存在的联邦政府直接居于国家复苏行动的中心。罗斯福的计划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完成了对美国的重建,让所有人都印象深刻。只不过,人们对新政的看法还是没有完全统一起来。一些民主党人觉得新政还是走得不够远,挖得不够深,而许多共和党人却更倾向于胡佛曾经的观点,觉得新政意味着一个不受欢迎的,锋芒过盛的大政府。
不管新政为这个国家注入了多大的能量,它都没有真正从根本上战胜大萧条。经济产能并未如罗斯福所期望的那样大举复苏,而整个1930年代当中,失业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不过即便如此,罗斯福的政策还是成功的,这成功到底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如何鼓舞人心,他未来连续三次大选的压倒性胜利就是最好的指标。
事实上,真正结束大萧条的,是一系列哪怕美国总统也不能控制的因素。1941年,日本偷袭了珍珠港,迫使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经济也由此持续反弹。为了向海外的作战部队供应物资,制造业和农业的生产能力都迅速扩张,同时创造出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繁荣的真正回归正是从这时才悄然开始的。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腾讯美股,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