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个前辈吃饭,
算是我入行后给了我很多帮助的人,
聊着聊着,我就忍不住说起带团队的压力。
30岁以前,就怕自己不给力,
30岁以后,就怕听见“对不起”。
他笑着跟我说,
以前你也那样,不过还好你改得快。
于是,开始明白,
很多时候,在职场,真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了结。
01
前段时间,一个好朋友找我吐苦水。这么多年,都没听她怂过,但那天却说自己最近被公司一个新来的“对不起”小姐击垮。过程非常简单粗暴。这个姑娘作为业内人士,入职前被寄予厚望,可刚一来就在项目上各种纰漏,幸亏朋友力挽狂澜,可整个team还是帮她收拾了不少烂摊子。
朋友心想,忙着干活的时候我不说你,复盘的时候我往死里骂。
可没想到,猝不及防地被姑娘一波道歉攻势打败。主动揽下错误,说对不起大家,边说还边哭。下班后还发邮件做了书面道歉,并抄送给小组的同事。
第二天上班,给全组带了枸杞,说大家因为自己很辛苦,送点礼物,作为补偿。 同事们纷纷安慰她,没关系。朋友窝了一肚子火,却说不出一句话。
再追究,就成了一个不体谅下属的负责人。而且,事情已经这样了,错犯了,坑填了,毕竟还有新的事情要忙。我本想义正言辞地跟他说,该骂就要骂,可转念一想,骂了又什么用呢?昨天在知乎上刷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把对不起挂在嘴边的人,和从来不说对不起的人,你更喜欢和哪个相处?很多人都觉得,态度诚恳愿意道歉的人,肯定更受欢迎。
可时间长了,大家反而越来越喜欢那个从不道歉的。毕竟,你有一百个理由讨厌她,可有了“对不起”三个字,你就得把苦水往肚子里咽。总有人问,如何在老板发脾气的时候,堵住他的嘴?答案其实也不难,“不好意思,我错了,对不起。”
02
最牛的员工,总能把老板留的坑给填上。既能落地天马行空的想法,还能处理危机,这就是一个职场人的硬实力。一年多过去了,自己做了老板,才发现“填坑力”其实考验的是管理者。位置越高,责任越大,从执行者到管理者,很多人工作日常就是处理各种失误:对不起,消息没看见。
对不起,这件事我忘了。对不起,您说的情况我真的不了解。对不起,我可能太情绪化了……还有时候,越忙越出错,看着填不完的坑,心态容易崩。但也不能把他怎么样,特别像当今的“非典型”债务关系,欠钱的、犯错的都特别理直气壮。“能做的我都做了,原不原谅是你的事。
” 道歉似乎成了“护身符”,“灭火”时特别有用,但真的是这样吗?罗振宇做过一个分享:一次他特别忙,午休时间点了份外卖。结果外卖就送丢了,他只能饿着肚子完成了下午的工作。出现了这样的失误,外卖小哥诚恳道歉,也作了解释:“我们系统全乱套了。
”平台也表达了歉意,还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补偿。也算是道歉典范,也得到了罗振宇的原谅:非常理解公司和小哥的不容易。但还是记住了这家外卖平台最近系统有bug,下一次点餐就不用了。
“没有一点惩罚或负气的意思,但我不再信任他们了。”职场上也一样,那些细碎的小失误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原谅很容易,再次信任很困难。”这就是错误带来的损失。你以为自己被原谅了,世界恢复了原貌,但其实你被淘汰了。
03
所以,尽管“对不起”看起来,既有礼貌,也有担当。可只有小孩子才相信,犯了错误,道歉就能被原谅。成人的世界里,不相信对不起。
前两天我在后台翻到一条留言,感触很深:一位创业者收到了我们委托法院的传票,她很吃惊,也有点委屈。原来,他们公司的一个同事,因为看到我一篇文章很不错,就随手转载到了他们的公号上。
单纯因为欣赏,而且阅读也很少,不算造成什么很大的影响,可还是被当成是抄袭、侵权而被起诉。这个小同事为自己失误给公司惹了麻烦,非常难过,哭了一下午。
他们很快删掉了帖子,也留言表达了歉意,希望可以不追究。尤其失误的还是个职场新人,可能根本就没意识到这是个错误。情感上我愿意原谅,但我没这么做,可能是做律师久了,对这三个字免疫了。在我看来,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道歉来解决。
相反,大部分情形,道歉都无济于事。所以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中。最中肯的建议不是道歉技巧,而是尽量少失误,因为有些错误,自己也会明白,道歉解决不了。
所谓靠谱,未必是一个人能有多出色,业绩上多亮眼,而是他更细心、周全。也就是吴军老师说的,想成功并不难,在于少犯错误。如果你留意过一些体育赛事和竞技类的综艺。衡量实力的时候常出现一个词“稳”。其实指的就是临场的失误少,能得到这样评价的人,往往很受重视,因为关键的时候能派上用场,把事情交给他有放心感。“值得托付”,在今天就是竞争力。
04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频繁道歉的同事会越来越不受欢迎。毕竟工作已经很累了,谁都不想有一个谦逊有礼貌,但能力差的队友。《论语》中有这样一条: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人犯的过错,各有不同的种类。观察一个人犯哪种错,就知道他是哪种人了。这也是提醒我们,善于观察自己,并把错误进行归纳,为的是改正缺点,以及不犯同样的错误。
比如,可以对照错误是属于哪种类型:
不细心,可能会在工作中疏忽很多,搞错数据,以后要记得多检查,别心急;情商低,可能不经意间会得罪许多人,给自己的团队和公司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可以找点干货,学点“说话之道”。
逻辑性差,可能到手的case都是乱的,表达上缺乏条理性,让别人误解,要有意识地锻炼逻辑思维。经验不足,新人很难避免,属于能力型错误,只有不断学习,向别人请教,提升自我,不能一直当新手。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直处于高能状态,但是减少错误远比弥补损失重要,毕竟年纪越大,越没人原谅你的失误。
作者简介:Jenny乔,北大学霸,常春藤海归,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职场10万+爆文制造者,多平台签约作家。微信公众号: Jenny乔。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