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上海银行为何能够保持规模化增长?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银行”)成立于1995年12月29日,总行位于上海,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1229。

作者 | 任涛来源 | 博瞻智库(微信号:Bzzk-research)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银行”)成立于1995年12月29日,总行位于上海,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1229。

全面解析上海银行为何能够保持规模化增长?上海银行以“精品银行”为战略愿景,以“精诚至上,信义立行”为核心价值观,近年来通过推进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着力在中小企业、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金融市场、跨境金融、在线金融等领域培育和塑造经营特色,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上海银行基本情况探析

(一)上海银行为全国第二大城商行,已经完成了A股上市进程(2016年11月16日),2018年总资产规模突破2万亿元(达到20277.72亿元、城商行中总资产在2万亿元以上的银行也仅有2家即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大的趋势来看,上海银行总资产规模从5000亿到10000亿元用了五年,从10000亿元到20000万亿同样也仅用了五年,规模增长之快令人惊叹。

(二)上海银行目前拥有信用卡中心与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两个专营机构,以及拥有宁波分行、南京分行、杭州分行、天津分行、成都分行、深圳分行、北京分行、苏州分行等8家异地跨省分行,在城商行中机构布局较为广泛。

(三)上海银行目前主要有拥有上海银行(香港,100%)、上银国际(上银香港100%控股)、上银基金管理(持股90%)、上海尚诚消费金融(持股38%)等四家子公司(不含村镇银行)。

因此,上海银行应是城商行中国际化布局相对较好的银行,目前城商行中具有国际化布局视野的银行主要有厦门国际银行(同时拥有香港与澳门附属机构)、上海银行、富滇银行等寥寥几家。

全面解析上海银行为何能够保持规模化增长?
(四)上海银行2018年全年业绩异常亮眼,营业收入、利差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2.49%、56.60%和17.65%,但是上海银行在2016-2017年期间也曾经历业绩指标的低谷期。例如,2016年与2017年上海银行利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56%和26.47%,2017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2%。因此,我们基本可以判断,上海银行2018年业绩指标的全面大幅改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2018年整年资产负债结构的大幅调整,以及2017年的短暂休整。全面解析上海银行为何能够保持规模化增长?

二、上海银行值得借鉴之处1:贷款投向结构发生较大调整、促使净利差与存贷利差由同业低位显著改善

(一)价格因素第一位:主要归功于客户端特别是零售端存贷利差的显著扩大

上海银行2018年业绩指标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价格指标的改善。从整个趋势来看,上海银行的价格水平在历史上不仅没有优势,反而还劣势明显,特别是在2017年,上海银行净利差与净息差分别仅为1.38%和1.25%,这一价格水平在同业中可以说处于绝对低位。不过,2018年,受存贷利差与零售存贷利差分别扩大64个BP和119.67个BP提振影响,上海银行净利差与净息差分别提高43个BP和51个BP至1.81%和1.76%。其中,上海银行零售存贷利差自2016年以来连续三年大幅扩大,2016-2018年上海银行零售存贷利差分别为2.84%、3.13%和4.33%,2016-2018年分别提升38个BP、29个BP和120个BP。

上海银行2018年零售贷款与公司贷款平均收益率分别为6.52%和4.82%,较2017年分别扩大119个BP和47个BP,与此同时其客户端成本率亦在上行,因此其利差的扩大应主要归功于资产端。这里需要指出得是,与多数银行相比,上海银行2018年的票据贴现收入没有增加反而还出现了下降,使得上海银行客户端的利差收益更具真实性。

(二)规模因素第二位:有赖于客户端资产的重新再配置,负债端并没有完全对应增长

在规模与价格之间,价格必然起到决定性作用,也即价格引导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提供高收益性价比。2018年,上海银行贷款平均余额、公司贷款平均余额与零售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7.91%、25.18%和64.80%,增量则分别达到1649.92亿元、1028.19亿元和833.64亿元,可以看出上海银行2018年公司端与零售端贷款平均余额增幅均明显大于总资产,且零售端增幅更为明显。同时,上海银行客户端存款却没有保持相应的高速增长,这也意味着对于上海银行而言,客户端特别是零售端的存贷比在2018年大幅提升是显而易见的,2018年上海银行客户端存贷比与零售端存贷比分别为81.60%和120.20%。

(三)贷款向线上消费类、信用类、供应链金融、科技型企业贷款、上海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大幅倾斜

我们进一步观察上海银行的贷款结构(毕竟2018年上海银行业绩指标的改善主要靠客户端),发现上海银行的贷款投向在2018年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向个人消费类贷款(增幅与增量分别为127.39%和882.22亿元)、互联网消费贷款(增幅和增量分别为267.55%和797.22亿元)、供应链金融贷款(同比增长117.22%)、科技型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7.92%)、信用类贷款(增幅和增量分别为78.65%和1297.09亿元)、上海地区贷款(增幅和增量分别为49.42%和1399.12亿元)、珠三角地区(同比增长21%)、抵押类贷款(同比增长29.30%)等领域大幅倾斜。

因此,2018年上海银行主要加大了互联网消费贷款、供应链金融贷款的拓展力度,同时更加聚焦于上海本地。

全面解析上海银行为何能够保持规模化增长?(四)资产质量存在一定隐患,利差的扩大与信贷投放结构的变化并不主要依赖信用下沉路径实现从2018年上海银行的信贷投向来看,信用类贷款大幅增加,且上海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信贷投放也出现显著增长,但信用类贷款的不良率由2017年的0.49%降至0.42%,个人消费类贷款的不良率由2017年的0.43%上升至0.52%,上海地区贷款的不良率由0.25%上升至0.83%,抵押类贷款的不良率则由1%上升至1.50%,可以看出虽然上海地区贷款和抵押类贷款的不良率上升明显但依然处于同业中相对低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上海地区的信贷资产质量有所下降,但并不是完全依赖于信用下沉来实现。不过,从抵押类贷款和上海地区贷款的不良率来看,上海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在2019年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三、上海银行值得借鉴之处2:零售三大宝,聚焦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与养老

上海银行将零售业务战略定性为“重中之重”同时制定了零售战略目标(即价值贡献三分天下、业务规模市场可比、特色业务形成优势、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并聚焦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与养老金融等三大领域,短期内通过消费金融零售信贷率先突破,而后不断增强可持续性,之前我们讨论了养老金融,这一部分重点探讨上海银行的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一)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贷款突飞猛进,带动消费信贷大幅增长

2018年,上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与互联网消费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74.76亿元和1095.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39%和267.55%,增量分别达到882.22亿元和797.22亿元,以短期消费信贷推动零售业务发展的战略取得较大突破。特别是在互联网消费贷款领域,通过深化与汽车、电商等重点消费领域的合作,聚焦头部企业,并引入外部第三方数据库、强化外部渠道合作管理等方式,实现消费金融的突破。例如,这两年,上海银行面向上海、苏州、杭州地区公积金缴交客户推出公积金信义贷产品。同时上海银行还复制推广优质企业员工白领名单预授信,实现白名单客户电子银行签约和用款。2018年,上海银行零售贷款余额达到2768.21亿元,同比增长59.05%,其中消费贷款占比达到68.07%(较2017年提高14.01个百分点)。不过,和零售贷款特别是消费贷款的快速增长相比,上海银行的零售存款增长并没有那么明显,因此有一部分对公条线的资金被拿支撑上海银行的零售资产投放(上海银行零售条线存贷比在120%以上)。

全面解析上海银行为何能够保持规模化增长? 

(二)财富管理:大力发展家族信托等私人银行业务

财富管理业务是各家商业银行零售条线主攻的方向,上海银行也不例外。上海银行认为居民资产回流银行体系是大趋势,因此方向上也较为明确,并将非公募产品(如信托与专户)、期缴保险纳入客户资产配置范围。同时上海银行聚焦月日均综合资产100万元以上财富客户(这些客户大多也是上海银行的养老金融客户、深入挖掘潜力非常大),大力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梳理家族业务流程,运用大额保险、家族信托、协助高净值客户实现资产保障和财富传承、探索公益金融服务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截至2018年,上海银行零售客户管理资产规模达到5196.17亿元,零售理财产品余额也达到2427.82亿元,月日均综合资产100万元以上客户也达到87212户,对应管理的总资产则达到2198.28亿元。

全面解析上海银行为何能够保持规模化增长? 

(三)养老金融:深耕养老金融的零售业务优势逐步凸显、贡献了零售资产负债两端的一半左右

上海银行的养老金融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中小银行中更是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我们通常说上海银行零售业务较好,也主要体现在养老金融领域。1998年开始,上海银行便承担了上海市一半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工作,并以此客户群为基础不断深耕养老金融,特别是2013年以来,上海银行制订了两次“养老金融业务三年发展规划”,以加强融资型、理财型与支付型产品的创设,同时引入养老特色专户基金、保险产品,并搭建养老特色增值服务平台、推进养老金融支行建设,提供诸如消费优惠、健康管理、安居保障、法律咨询、财富管理、消费场景嵌入等综合型养老服务。很显然,上海银行借助养老金发放等政策性优势,最近五年内主攻养老金融、深挖养老金融客户潜力,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极大地促进了其零售业务的发展。一直以来,上海银行的养老金融客户始终稳定在155万户左右,占零售全部客户的比例也有15%以上降至目前的11%附近,因此上海银行主要做的工作是深挖其存量养老客户的金融潜力,并促使养老客户对其零售条线的贡献率达到50%附近。截至2018年底,上海银行养老客户、养老金融综合资产分别为156.39万户和2275.54亿元。

四、上海银行值得借鉴之处3:不断创新资产托管业务路径、丰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

上海银行的资产托管业务在中小银行中优势明显,其托管规模也仅略低于宁波银行与江苏银行。2018年,上海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规模达到19180.05亿元,同比增长16.17%,实现托管业务收入达到8.02亿元。从发展策略上来看,上海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聚焦传统资产托管、行政管理服务以及资金监管等三大重点领域。其中,传统资产托管业务主要集中于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专户、券商资管计划、信托计划、保险资金/保险资管计划、银行理财产品、私募投资基金、RQDII/QDII产品、期货资管计划、保险独立监督业务等等。行政管理服务则主要以优质私募投资机构为重点,开展私募机构的份额登记与估值核算等服务。而资金监管及其它创新资产托管业务主要围绕投资/交易资金监管、IPO/定增/发债募集资金监管、ABS回款资金监管、基金销售支持监督、银商通等领域进行,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五、上海银行值得借鉴之处4:对公端聚力现金管理与跨境金融业务

相较于零售业务2018年业绩的异常突出,上海银行非零售条线业务表现也可圈可点,有一些值得借鉴之处。

(一)针对央企国企、大型民企、来华投资的境外企业等逐户制定并落实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二)构建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先后支持了一批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三)大力发展现金管理业务为企业提供账户管理、支付结算、贸易融资、资金监管、财富管理于一体的
现金管理平台,同时推出反向保理、跨银行资金归集2.0、虚账户条码收款、收款易等4项创新结算产品。2018年现金管理客户数达到3970户,归集存款日均较2017年净增284亿元。(四)充分利用其香港机构的优势,大力发展跨境金融业务,实现跨境担保、结售汇等跨境中间业务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15.33%),并重点支持核心客户资本项下跨境业务。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博瞻智库(微信号:Bzzk-research),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0)
上一篇 2019年4月25日 下午9:24
下一篇 2019年4月26日 上午9:40

相关推荐

  • 零售金融时代来了?

    来源 | 馨金融作者 | 洪偌馨、伊蕾 1 零售银行的战场从来没有如此热闹。 翻开上市银行2020年的财报,不仅从战略角度,齐刷刷地把零售金融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从数据来看,它也正…

    2021年4月2日
  • 解密万亿独角兽——蚂蚁金服企业案例研究

    2018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评价蚂蚁金服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金融科技公司。亿欧智库发布报告《蚂蚁金服企业案例研究》,希望通过梳理和剖析蚂蚁金服的发展,阐述蚂蚁生态建立的探索过程。

    2019年4月29日
  • 海南发展银行破产始末

    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大量外来资金抽走,当地的一众信托公司们也深陷泥沼。时任海南省委书记兼省长的阮崇武找到老领导江泽民总书记,申请成立一家海南的股份制银行,解决海南金融体系的遗留问题。

    2018年10月18日
  • 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手册(2022年版)

    来源 | 任博宏观论道 本篇报告聚焦1家开发性金融机构(即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和2家政策性银行(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下称“农发行”和“口行”)。体现着国家…

    2022年7月6日
  • 2020年一季度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0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25万亿元,同比多增960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

    2020年4月10日
  • 零壹财经:2018中国银行业运营效率报告(54页)

    1月10日,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在北京召开以“新银行、新互金、新技术、新连接”为主题的2019新金融年会。年会上,零壹财经高级分析师王晶发布了《中国银行业运营效率报告2018》。

    2019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