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与腾讯大学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产品经理大会·上海站在上海温德姆酒店完美落幕。来自陆金所平台功能产品负责人高贤娴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金融科技的产品使命》这一话题。高贤娴老师从金融+互联网、互金平台的基础搭建、产品使命出发,以陆金所为例,为我们拆解互金产品的搭建方法论和产品使命。
陆金所平台功能产品负责人高贤娴
以下内容为嘉宾分享实录,部分内容有修改:
各位产品经理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会的组织方,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跟各位一起探讨产品经理的创新、改变和增长。
陆金所作为互联网金融平台,致力于让金融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普惠。身为建设平台的产品经理,和扎根于不同垂直领域的在座各位,会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思考方向,又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产品经理的创新和变革,我想这是大家最希望从这场讨论中了解的内容。所以,我给这场命题是“金融科技的产品使命”,和大家一起进行一个粗浅的讨论。
整个讨论过程会先按照如下思路:
- 首先介绍金融和互联网的平台特点;
- 基于此之上分析一下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建设要点;
- 那么在这种建设过程后产品经理的使命是要融合哪些内容。
一、金融+互联网
首先,我们聊聊这个行业。
当我们每每提到“互联网金融”这个名词,“互联网”更是用来形容“金融”的一个载体。它的本质还是金融, 金融业应该具备的要素,互金都要有。互联网是金融的一个服务方向,一个服务范畴。
1、金融的本质
通俗地说,金融是一种工具,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让资金作为一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可以让暂时闲置的资金可以生息,让需要资金的人以成本换回时间。资金流动后,各取所需,促进创新和产业的发展,让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加速前进。
从金融本身来说,它最要关注的点就是杠杆,杠杆之后所依赖的信用,信用的基本面带来的可能的风险预期和风险控制。这三者使得金融的基本本质听起来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但真正的实施过程需要严格的约束和限制,才能走得平稳,走得更远。
因此,金融的本质要求金融的从业者必须要有专业的理解和态度,有精确的测算和审核。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金融和普通老百姓的关系不大:
- 最早的工资是现金支付,随支随取。那时候的“理财产品”是国库券;
- 后来工资开始发放到银行卡里,老百姓开始接受看不到纸币的资产,变换成储蓄卡上的一些数字。好处是这个过程可以获取少许的活期利息。
- 再后来银行升级服务,可以在工资发放日自动定额活期转定期,收益比活期要高,这就开始朝着越来越便民的方式上发展。
- 当商品房出现后,老百姓开始普及另外一种金融服务 —— 贷款。
伴随着房地产的发展,大家逐渐开始意识到现金是有时间成本的,开始理解杠杆的效用,接受提前撬动资产和享受的生活方式;也开始慢慢学会使用信用卡,培养个人的信用体系。
恰是在这样的时间点,金融的概念开始潜移默化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中,为互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壤。
2、互联网的基因
而与此同时,互联网则以非常迅猛的方式在发展,它带来了快速传播和创新企业不断试错纠错的可能。
特别是从10年开始,智能手机的发展再一次助力了互联网的发展,把它的蓬勃推向了新的高潮——移动互联网,全方位扩展了互联网的场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金融+互联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3、金融+互联网
金融和互联网的结合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 2005年以前,主要是伴随着传统金融的信息化过程,银行纷纷开始建设网上银行系统,对私业务主要体现在存取款和转账,银联业务的建立;
- 2005年-2011年期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电商的崛起,第三方支付蓬勃发展, 支付宝,财付通纷纷出现;
- 而从2011年开始,真正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了实质的发展。
陆金所也是在这一时期成立。过去六年,陆金所为行业带来了较多的创新模式和标准。
2017年众安保险,拍拍贷,融360等纷纷登陆纽交所或港交所,金融科技经历了蓬勃发展的6年。这六年, 互联网金融平台为资金融通、支付和投资提供了信息中介的服务模式。 将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金融服务慢慢揭开了面纱,普惠了普通人的理财,事业发展,消费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金融在过去的几年发展中面临的重要命题包括风控,合规,安全和体验。
从把金融搬到线上的时刻起,最重要的就是要思考如何在线上做好风险管控。
另一方面,随着用户群体的扩大和业务量的上升,会带来资金流动性,保障性等可能的风险,需要有配套建设的规避要求和行业制度。
再次,互金行业和任何互联网行业一样,信息安全是首要任务。但基于金融本身的特点,对于账户安全、资金安全等会有更严格的要求和策略。
最后,这么多年互联网行业的深入发展,让用户习惯了极致的体验打造。在金融平台保障风控监管和安全的基础上,怎样提升平台的竞争力,优化用户体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
后面将会介绍如何在这几个要素如何在互金的背景下互相打磨,互相成就。
二、互金平台的基础搭建
下面我们首先讲讲互金行业对于前三个重要方向的支持,也就是最基础的基础搭建。
1、风控
传统金融的风控主要是通过:
- 信息采集:采集用户的年龄、教育水平、职业背景、收入水平、资产情况和亲属信息等;
- 调查用户在机构内可获取的资金和资产记录、交易金额、交易类型、交易内容等;
- 综合征信系统里面的信息资料等一起来进行风险预期判断和风险控制处理。
这里面有一些天然的优势:
- 首先,银行柜员可以面对面的跟用户进行沟通,确认用户的身份证件和生物信息,来确保信息采集的真实性;
- 其次,针对信息采集的填写内容,柜员可以面对面的进行解释,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保障信息采集的有效性;
- 另外,银行有海量的资金和资产变动信息作为尽调和审核的依据,同时建立了专业严格的审核流程。
当将这套风控体系来到线上后,就需要有新的适应方式。当下互金平台的主要风控基础来自于:
- 用户开户时提供的全面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注册,实名认证,银行卡绑定,人脸识别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平台在前端识别:用户身份确认,账户控制人为身份确认本人,资金控制人为身份确认本人,从而达到账户和资金控制权掌握在实名人本人手中,去除代操作风险。
- 在陆金所平台上, 金融产品会有产品服务评级KYP, 投资者根据全面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获得KYC的精确用户画像。陆金所的KYC测评问卷包含20多道题目,从教育背景,资产信息,投资观念,理财经验,风险意识等多维度全方面的调研用户情况。 按量化模型将KYP和KYC进行匹配,实现资产和资金的精准匹配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
- 引用大数据, 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利用用户数据,建立主观风险偏好模型,来调整和修正用户主动输入的风险承受能力问卷结果,以防用户可能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
- 基于用户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和追踪,实时判断用户的投资匹配程度,在投资前进行风险超配提示和拦截。同时,还特别的针对风险等级较高的产品和高龄投资者进行电话提示风险。
2. 合规
科技的发展扩大了金融的边界和外延,也放大了金融危机可能造成的影响。从15年底e租宝事件发生,互金行业的监管日益趋紧。
创新和风险防范是互动的,金融科技首先要认清明确的金融规律,和监管形成良好的互动。陆金所平台根据监管要求,从严要求,作为平台,采集用户信息,帮助资产销售主体获取和展示必要信息。
我们相信,在合理的规范之下,互金行业的发展才有更好的前景。
3、安全
在风控和合规之外,另外一个互金平台建设的重点就是安全防护。和其他互联网行业相同,互金平台需要建立网络信息的反入侵系统;但区别于其他行业,因为金融的敏感性导致安全防范的范围要更广,防范的严格程度要更高。
金融平台的首要安全是账户安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账户控制权不受侵犯,如绑定手机号,设置的登陆、交易密码。 它决定了用户的信息是否会被盗用,用户的其他权限是否被更改。
其次是资金安全。资金的安全性包含反资金盗用,反资金欺诈,以及对应的保护性举措。新型的网络犯罪有很多是从资金入手,这一点也是用户极为敏感的部分。
第三,是网络信息传输安全,系统防御,反入侵的安全规程,它涉及到平台功能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有基本功能的接口调用,还有对内,对外的信息传输,还有基础功能的逻辑校验甚至报错。都有可能被外部利用的风险。
第四,作为综合的互联网金融管理平台,针对大量的用户信息和数据,内部审核流程的流转,敏感信息的传递都需要有明确的规程约束,坚决杜绝任何信息的不合理传播。
所有上述的安全防范措施分布在平台功能的各个节点,对用户的操作,状态转换和信息传输都进行的收集和判断。
三、互金平台的产品使命
前面提到的三个方向:风控,合规和安全是金融的本质要求,也是互金平台的产品经理在设计思考时不容质疑和商榷的硬杠杠。在这样的基本前提之上,互金平台的产品经理在推进产品和功能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不一样的困难,又如何克服它们?下面将会从转化,准确性和流畅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转化
转化是一个大家共有的话题。大家都希望用尽量针对性的路径,尽量明确的说明,尽量少的步骤,让用户完成交易。
然而,金融的行业特点却需要我们做足够充足的信息收集,给用户足够丰富的信息和背景披露,让用户反复确认风险。如果风险错配,还是要提示,拦截,甚至针对高风险投资,还需要外呼确认。如果说在其他行业,漏斗的转化是首要业务指标,那么在互金行业,一部分的转化损失是我们所期待看到的,因为那说明我们把有错配风险的投资者合理得“挡”住了。
但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产品经理一如既往的希望尽量减少用户负担,拉升用户的投资主动性,提高用户的投资转化。
在合理的范围内提升转化:
- 引入新技术新体验,提升效率和体验。 陆金所现在大量的利用了智能识别方式: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OCR扫描等技术。减少用户在补充这些信息时候所需要的输入负担,提升补充信息的效率。
- 在关键的可能的破坏性的拦截之前,选择合理的场景做主动的知会和引导, 允许断点,适当给出一些激励。部分用户对这块是有正面的认知和接受度的,会比较认真谨慎的对待合规类信息的填写。
- 还在注意的是可以在一系列信息填写前明确可能的路径和步骤,让用户有预期,不给有负担的“惊喜”。
2、准确
第二点我们要考虑的是关于互金平台的准确性这个概念。
大家考量一个互金平台,准确性是基础。 从用户层面期望的准确性,例如在各项信息描述的准确容易理解的,或者账户资金和资产的任何变动都是可解释的。
但另一方面,金融产品的特性涉及到很多专业的知识体系。当平台的受众面越来越广时,用密密麻麻的文字来详述各种金融属性和对应的变动,一方面担心可阅读性,一方面担心可理解性。
在这种时候,大家通常的认知是希望将专业的知识转译成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描述。
转译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呢?
- 第一, 转译是否还能合理表达原有的概念。理论上来说,金融产品的定义就是它自己是最贴切的说法,不会有比专业定义更精确的说法。转译的过程必然会有信息的变动或者缺失;
- 第二, 转译本身为了让用户理解得更容易。通常的做法是和用户可理解的概念进行类比和近似。但是实际上的金融描述不能进行误导或者暗示。
在这种冲突的过程中,产品经理一方面理解金融资产本身的背景,另外一方面站在用户群体的角度,需要解决这中间的错位。
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分类,把相同资产性质的进行归类;同时类似属性的不同描述要区隔开来。信息的统计也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然后还需要有结构化的对比,让用户了解不同的产品之间不同的性质和内涵。当然还可以通过用户问答的方式让更多的用户借鉴和理解。
3、体验
用户最关心平台的安全性,在安全的方面,我们希望尽量不影响用户的登录、浏览和投资;但是却能够根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分析这个用户的操作动线,操作资金来预测账户可能的风险。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账号情况,不同的可能风险级别,可以让用户采用不同的验证方式。
这些验证方式包括一些生物识别的技术,比如前面提到的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提升用户快速验证的体验,也能优化我们认证的精度。
另外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身份依据也来自于终端,一个常用的,可信的终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风险较低的操作。
这一整套系统的建立,可以让用户尽量在无感知的情况下保证一个安全防范的系统。
金融平台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展示专业性, 高大上的视觉风格, 所以有时候会听到吐槽“冷冰冰”。然而,我们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们也并非真的没有注入自己的温度,只是这种细节的展示要避开一些关键的,需要决策的流程和场景。
在一些用户可以略微悠闲的场景,例如当用户刷新账户资产和收益的时候,给一两句箴言,不那么威严和高高在上,就像一个忠诚的朋友,和缓的给出一些建议,让人心头一暖。
在一些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场景,通过视觉的变化营造氛围,让大家在定期的相逢中迸发不一样的火花,给平台一个温情,有温度的形象塑造,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方向。
在互金行业,产品经理一样要从业务出发,业务的思路就是产品的思路,只是我们要考虑的业务方向要包含法务合规、安全风控、市场运营、金融资产业务、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方面。一个平台的搭建才能有始有终。
感谢在座的产品同仁们,抱着最美丽的期望为未来奔忙。 2018,我们会更好!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