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
关注「金融文库」微信公众号可第一时间免费下载本站所有资源➔
目录
1.什么是数字化浪潮?
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的领先银行纷纷全力投入数字化转型。截至2017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渗透率已达42%,用户超过6亿人。IDC去年报告说,全球1000大企业里面,67%已经把数字化转型定为企业级战略。从全球来看,虽然中国的银行也在谈数字化,但并没有把它放到一个全行战略的层面去重视。麦肯锡发布的《中国银行业CEO季刊 – 取胜数字化,拥抱 Fintech》指出,国际领先的外资银行平均每年投入税前利润的17%~20%用于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现在蚂蚁金服技术人员占比差不多在 63% 左右,这其中包括研发人员和偏向于做 AI 的、做算法的、做数据的,甚至包括做决策的人员。63% 的人员当中将近 25% 是做基础设施的。正是基于这些研发投入才实现了支付宝、余额宝、网商贷、借呗、花呗等业务的创新。而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投入仅仅占利润的1%~3%,对于数字化战略布局以及实施落地、体系建设的经验普遍不足。在用户纷纷选择数字化体验、拥抱数字化经济的时代,国内银行面临迫切转型的压力,同时也需要正确的突破口以及合理的路径。
2.数字化转型的“是”与“不是”
剖析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必须要从基因和路径说起。
今天可以清晰的看到:再过十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变成数据型驱动或者软件型驱动的公司。在这个变革过程中,那些天生就是数字型企业的精髓在哪里?
首先就是管理层文化和思想的“数字化”,这会决定这个公司从第一天起就是数字化的氛围——从科技在企业中地位、科技人员的占比、每一款产品设计的流程,到每一个业务部门中的独立科技力量的存在、技术创新对业务的推动力和创新速度、任何一个新的想法的决策和执行速度、线上业务的迭代速度,最后再到企业内部数字化的管理和资产的数字化,方方面面组合在一起才逐渐形成企业数字化的基因。而这些基因绝不是靠传统IT信息化建设模式,科技部门被动支撑业务发展、业务外包和现有业务流程支撑新业务能够短时间脱胎换骨的。
所以,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靠单纯的自主可控、成立科技公司、启动云计算战略就能一撮而就。这些都是在局部上的动作,很难从深层次铸就企业数字化的基因。而传统的科技部门在运用新的技术以及开发模式时候,也很难快速适应,这都会导致转型中的停滞和疑问。
因此数字化转型的开始,不是立刻启动云计算大数据战略、选择开源技术等举措,这些动作都是部分有效但是偏向局部的战术。真正转型的第一步,应该是从企业管理层和科技部门管理者的思想上进行变革,从而仔细分析当前现状,重新梳理和规划,但并不是做IT咨询规划,而是要将企业最高层的战略和科技的推动力牢牢结合在一起,进而根据自身情况先设计转型路径,快速迭代、不断试错,充分利用既有优势,最终实现在数字化转型大潮中的逆袭。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蚂蚁金服科技,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