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极简史

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起步最早的金融机构之一,最早可追溯至1923年6月国内成立的第一家农信社,距今已近百年。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在弥补乡村金融服务空白、支持农民生产生活方面,可谓功勋卓著。但其管理、监管政策却几经周折,致使行业发展走了些弯路,直至2000年以后,开始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金融极简史

从建国前夕开始,为改善广大农村的金融服务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央高层和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工作。1951年5月,人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大力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便帮助农村摆脱高利贷盘剥,同时也能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结算、存款等金融服务。随后,全国各地开始组织农民成立农信社,其数量快速增加,截止1956年,农信社数量达到16万个,覆盖了全国80%的乡,使农村基层有了基本的金融服务。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农信社的管理经历了“几放几收”的周折。“放”是指将农信社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队管理,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这本身也是合作制的初衷,但由于当时客观条件并不具备,出现了一些混乱。“收”是指将管理权上收至国家银行,农信社成为了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呈“官办化”倾向。

1979年2月,国家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将农信社明确定位为“既是集体金融组织,也是国家银行(农业银行)在农村的金融机构”。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把农信社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此时刚好适逢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起飞,农信社成为支持当时乡镇发展的主力,自身也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也暴露一些风险。但1990年形势逆转,农信社管理权再次被上收,人行发布《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暂行规定》,提出“农村信用社由中国人民银行委托中国农业银行领导和管理”。

1996年,农信社与农业银行最后一次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回归“民办化”。当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农信社与农业银行行政脱钩,业务改由县联社管理,人行履行监管职责。至年底全部完成平稳脱钩,农信社再次获得经营自主权。而后,各地开始探索组建市联社、省联社。2000年7月,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开展改革试点,组建省联社,并试办农村商业银行,首批三家(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于2001年成立。2003年浙江试点了首家农村合作银行浙江鄞州农村合作银行。

2002年,人行在温州地区选择部分农信社开始利率改革试点,允许存贷款利率一定程度上浮,成为我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先声。取得较好效果后,2003年开始向全国推广试点。利率提高后,一方面吸收存款有优势,另一方面,更高的贷款利率能够覆盖更高的信用风险,从而能够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这使农信社在抢占当地存贷款市场上更具优势,市占率往往在当地银行业排名非常靠前。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以个人互助为核心目的的合作制已经不适应现代金融业发展需要。合作制是“社员入股、一人一票、服务社员”,是一种劳动的联合,适用于分散、弱小的个体劳动者间的互助。而股份制是一股一票,是资本的联合。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开始重点鼓励符合条件的地区将农信社改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同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吉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陕西、贵州、重庆等8省市开始试点。

2011年,银监会宣布不再组建新的农信社和农合行,全面取消资格股,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信社改组为农商行,农合行则要全部改组为农商行。至此,周折几十年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改革历程,形成最终的定论,农商行成为重点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

随着改革推进,近年,农商行数量持续增加,而农信社、农合行数量快速下降。截止2016年末,我国农商行数量为1094家,农合行数量为71家,农信社数量为1132家,其中,省级联社25家、地市联社25家、县级联社1082家。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期间,出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一新生事物,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村经济, 2006年12月20日,全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在湖北、四川、吉林等6个省(区)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试点,全国的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从此启动。2007年2月8日,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批复开业。

当时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最重要的突破在于两项放开:一是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二是对所有金融机构放开。调低注册资本,取消营运资金限制。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0万元;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0万元。

在利好下,村镇银行犹如星火燎原般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截至2016年末,全国村镇银行已组建1519家,按照每个县一家,几乎覆盖了中国一半的县域。

另外两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分别为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指的是一种由农民和农村小企业按照自愿原则发起设立的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2007年3月9日,正式改组成为全国首家全部由农民自愿入股的农村合作互助型金融机构——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但由于定位为互助性质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和结算,对于民营资本吸引力不大。到2016年末,仅设立了48家。

贷款公司并非地方政府金融办发牌照的小额贷款公司,而是指经银监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专门为县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服务的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由于其不能吸收存款,资金杠杆比例有限,到2012年末,基本没有机构申请设立贷款公司,一直保持在14家,其中天津就有5家兴农贷款公司。

以上就是农村金融极简史,农村金融却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农信人也是一群扎根在黄土地里最可爱的人。本文感谢王剑大表哥团队的精心整理。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2)
上一篇 2018年12月19日 下午6:21
下一篇 2018年12月19日 下午11:29

相关推荐

  • 中国工商银行简史(1984-2019)

    一、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基本概况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其英文名称是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简称ICBC(被…

    2019年4月4日
  • 中国银监会极简史

    一行三会中,中国银监会成立时间最短,从诞生到现在不到15年,但却监管着机构数量最多和金融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银监会诞生于偶然,也诞生于必然。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在200…

    2018年12月19日
  • 激荡100年:汽车金融简史

    从汽车信贷这个概念在1919年被首次提出,汽车金融的历史至今刚好经过了100年。这一期的话题,我们就聊一下汽车金融的发展历程。 1886年1月,一位叫卡尔•本茨的德国工程师,为自己…

    2018年12月16日
  • 零壹智库:2019年中国银行业运营效率报告

    本报告我们基本沿用了今年年初零壹财经·零壹零售金融智库《中国银行业运营效率报告》的分析框架,利用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中披露的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对上市银行运营效率进行各分项得分及总得分排名,并对最终排名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

    2019年5月21日
  • 德勤:数字银行全球消费者调研及银行网点、网银价值分析

    2019年5月16日,德勤金融服务行业研究中心近期发布了《加速银行数字化转型 – 德勤数字银行全球消费者调研及银行网点/网银价值分析》报告。

    2019年5月24日
  • 恒丰银行史上最大盘整!总部搬至济南!

    “一场影响很大的运动要开始了。”有恒丰银行内部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称。他说的是该行近期正在酝酿的总部迁入济南实行统一办公规划。 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知,恒丰银行近日将结束三总部(烟台、…

    2019年3月14日